第(3/3)页 实在不行,去欧阳愈府中吧,结果都不在。 按理来说,几个退休了的老头儿,能有什么事儿忙? 打听后的唯一一个结论就是,都去了长安书局。 跑了几趟空门,有些没好气的于志宁直接杀到了长安书局。 一进来看,就看到几个老头儿聚在这儿,当起了长安书局注经点评之人,审核天下华章。 一想起之前大唐日报上,几个老头儿的文章居然没少在上面出现过。 思前想后,豁然开朗! 这几个老友,不仅谋了个好差事,居然还背着他‘开小灶’! 有如此好事,居然不带他一个! 这可是青史留名的好事情,这几个老不休,居然瞒了他这么久。 这让于志宁如何气得过,当即赖在这儿不走了,非要个说法。 就当于志宁气哼哼转悠的时候,看见桌案上唐苏凡之前送过来的拼音大全。 刚捻这胡须只看了一眼~ 顿时,几个老头儿如同护犊子一般死死的护住,死活再不给于志宁看! 于志宁顿时心中“悲戚”—— 几十年的老朋友啊!当年一起快乐上朝下朝的老哥们儿啊! 如今,居然背着他居然有小秘密了,这让他如何想的通? 当即几个老头儿顿时争执起来,就有了刚刚老鹰捉小鸡的一幕。 唐苏凡听后,苦笑不得。 多大个事儿呢? 最后,孔颖达老脸讪笑着说道。 “老于啊,碍于你如今太子太傅之名,老夫几人确实不便邀你前来,可千万别往心里去~” 不说这太子太傅还好,细说于志宁简直更来气。 如今他这个太子太傅可以说是有名无实! 说好的太子老师,结果太子现在要么忙去了,要么不在东宫,他这太子老师,简直就跟个笑话一般。 于志宁涨红着面色:“什么太子太傅,老夫又不是那宵小之辈?” 孔颖达老声长叹的说道。 “唉,老于啊,你的为人我等自知,但就怕有心人口舌之利啊。” 他们几个老头儿都知道,长安书局,作为如今长安上下的话锋舆论公正之地,注定不能跟任何势力有所牵扯。 不然必然招来口舌,所以这几个老头儿,考虑到了唐苏凡都没有考虑到的地方。 哪怕一些跟世家有所牵连的老友,同样是文翰大儒,几个老头儿同样未提半分。 于志宁面色不岔,对于几个老头儿“不讲义气”的举动还很“记恨”,袖袍一挥—— “哼,大不了老夫向陛下请辞,老夫又不是注重那名利之人!” 多新鲜? 他如今这个太子太傅跟个吉祥物一样,还不如不当。 老孔这几个老东西,不仅谋了个好差事,还可以光明正大的“开小灶”。 现在知不知道朝堂上下有多人大士名师想在大唐日报上刊登一篇文章求而不得? 如今长安书局的名头,谁不知道? “咳咳,那啥——唐小友啊,老夫厚颜,不知可否一来你这书局,与几位老友共事~” 说罢间,于志宁顿时露出了一副慈祥和蔼却又阿谀讨好的神色。 不倒是他势力眼,这老了老了,他可不能看着他几个老友超他一步。 而且最重要的是,刚刚他还听说这几个老不休还要背着他著书立学! 这必须加他一个! 不带他玩儿,他于志宁坚决不干! 多新鲜? 都是半截身子在土里的人,你们几个风光留名,老头子我顶着个有名无实的太子太傅在哪儿无聊养老? 这老头儿的脸色,实在没法看呐! 孔颖达几人嘴角一抽,以前怎么没发现老于这厮如此不要脸? 刚刚还一副义正言辞,面红耳赤之相,转身就是一副讨好阿谀之色。 真是羞于他为伍! 唐苏凡嘴角一抽,干声笑道。 “既然于老有心来这大唐书局,小子岂敢阻拦,小子欢迎之至~” 咳咳,多好,又多了个免费打工人~ 这时候,欧阳愈这老头儿忍不住靠近,在于志宁危险的眼神下,拉过了唐苏凡,提醒了一句。 “苏凡呐,老夫等人倒不是反对我们这老友前来,而是如今长安书局之名,在朝堂上颇有陈词,我这老友身负太子太傅之名……” “若是老于前来,代表的乃是东宫啊~” 欧阳愈虽然性情坦直,但也是眼有波澜之人。 东宫? 不就是他那傻徒弟? 害,多大个事儿~ ………………………………… (本章完) 同志们,这于志宁我本来想的是一个身材高瘦的老者,结果我查了查,咳咳,不是为了趣味性啊,有图为证~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