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改头换面-《那货带去的景区能修仙考古!》


    第(1/3)页

    李善长闭上双眼,不忍再看。

    宋濂的胡须不住颤抖。

    就连最跳脱的朱榑,此刻神色悲愤,双唇紧抿。

    随着视频推进,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科技落后,当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时,画面中呈现出一幅幅触目惊心的景象。

    鸦片战争中清军溃败,签订《南京条约》割地赔款;

    圆明园在英法联军的大火中化为灰烬;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仓皇西逃……

    最令人痛心的是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画面从旅顺大屠杀的惨状,切换到南京大屠杀的悲凉。

    一座座城池在战火中化作人间地狱,日寇犯下的一桩桩罪行,以比先前更为残酷的方式冲击着明朝众人的心灵。

    他们眼睁睁看着这片华夏大地,在历史的洪流中一次次被摧残,被蹂躏。

    就在众人心头沉重之际,画面陡然一转。

    一支支不屈的军队挺身而出,人-民-子-弟-兵用血肉之躯,将侵略者逐出这片土地。

    新中-国的成立,让车厢内的气氛为之一振。

    然而前路依然艰难。

    镜头记录下百废待兴的国土,以及来自外部的重重封锁与打压。

    朱榑攥紧拳头,眼睁睁看着后世子孙在夹缝中求生存,却深感无能为力。

    就在众人为新生的共和国担忧时,他们看到了希望。

    高层运筹帷幄的智慧,百姓众志成城的决心。

    更令人动容的是,无数科学家放弃海外优渥的生活,毅然投身这片贫瘠的土地。

    那些隐姓埋名的科研工作者,用数十年的坚守,为民族筑起了不屈的脊梁。

    镜头缓缓推移——

    贫瘠的土地上崛起幢幢高楼,破旧的校舍变成窗明几净的教室。朗朗书声回荡在校园,孩子们身上的补丁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衣裳。

    饥荒成为历史,温饱不再是奢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