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高府,会客厅。 高长生端坐于主位之上,目光平视着前方,脸上的笑容几乎是肉眼可见。 在他的前方,站着两个仙风道骨的道士。 左侧道士浑身上下一身平和之气,倒是右边之人,眸光闪烁之间,时不时的会露出一丝丝凌厉之气。 “方外之人,贸然打扰,还请齐国公恕罪。” 右侧之人打了个道礼,率先开口道。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两人虽是同来,但显然还是以右侧之人为主。 “两位真人客气,道家传承源远流长,所学所传也是博大精深,本将向来心向往之,只是常在军伍,无法接触有道之士。” “今日能得见两位道家高人,实是幸事,本将高兴还来不及,谈何怪罪?” 正所谓花花轿子抬人,两人并不在意高长生所说究竟是真是假。 至少此话一出,代表着这位大隋新贵,对他们道家,应该是并不存在什么恶意。 所以两人的脸上也是同时浮现了笑容。 “还不知晓两位真人尊姓道号为何呢?” “贫道楼观道岐辉,见过齐国公。”站在右侧的岐辉第一个开口。 “见过岐辉道长。”高长生笑着回应,又把目光转向左侧之人。 “贫道妙应,其实是山野散人,在多家道观都有挂靠,不过彼此是代表天师道而来,见过齐国公。” 高长生眼中闪过一丝波动。 并不是因为天师道的名号,毕竟两人来历,之前的拜帖上都已经说明。 他有所触动的只是妙应这个名字,说起这个道号,可能很多人都会陌生,但如果提起他的本名,想必大多人都是如雷贯耳。 药王,孙思邈! 对方那一身的平和气息,浑身上下时不时散发出的一缕缕药草味道,再加上妙应这个道号,所有的一切都表明了他的身份。 当然了,高长生也并未太过惊讶。 孙思邈虽然是医道药王,但实际上也是道家出身,代表道家出现并不是什么太让人奇怪的事。 至于他代表天师道,其实也并不值得奇怪。 在所有人印象里,天师道一直都是根深叶大,源远流长,是道门数一数二的大派。 而孙思邈口称散人,可以看出,他应该不算是天师道最正统的传人。 按常理来说,像天师道这样的大派,应该是不至于让外人来代表他们的。 但实际上,这其中有一个误解。 在很多人理解中,天师道指的就是正一道。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天师道是正一,正一却并不单指天师。 事实上天下道门,以大的划分,基本上都可以归入两道,正一,全真,这也是道门最大的两个派别。 除了极少数的几个门派不入两派,其余九成九的道家门派,都是源自两道。 而常人口中的天师道,正是正一道中,最大的一派。 不过这个天师道,一般指的是龙虎山的天师府。 和孙思邈口中的天师道不能混为一谈。 事实上,在正常历史上,天师道也经过了数次蜕变整合,先是最初的五斗米教,到后面的南北天师道,直到最后融合为一,成为龙虎山天师府。 而在此方世界,则要复杂的多。 天师道,由最初的祖天师张道陵为起源,渐渐发源扩散,遍布九洲。 像大宋,大明,离阳甚至其他国家,都存在着龙虎山天师府,当然了,九洲江湖也有公认,一般认为大宋的天师府是真正祖庭,其余各处都是分支。 回到眼前,孙思邈口中的天师道,并不是指的龙虎山天师府。 而是最初的那支五斗米教,不过在时间变革中,改成了天师道的名字。 这一道中,也出现过一个极其显赫的人物,就是当年江湖无敌的天师孙恩。 不过这一代向来人丁单薄,孙恩之后,就慢慢没落,而如今大隋的道门领袖,正是以岐辉为首的楼观道。 楼观道以田谷十老开始,人才辈出,声势迅速显赫,成为了大隋道门最强大,最中坚的力量。 当然了,尽管楼观道这般显赫,但无论是道门内部,还是其他势力,都无人敢真正的小瞧天师道。 毕竟这个世界可不存在什么进无可进,破碎虚空的事。 虽然时隔这么多年,孙恩也从未再现江湖,但谁也不敢肯定,这位绝世的人物是不是就真的坐化了。 这也是天师道再没落,也无人敢小视,更无人敢上门挑衅的原因。 “不知两位真人远道而来,有何贵干呢?” 高长生稍微调整了一番坐姿,笑着开口道。 “不瞒齐国公,我们此次前来,正是为了那宁道奇。”孙思邈以道礼稽首,开口道。 “哦?” 高长生故作不知,脸上适时的闪过一丝讶然。 “两位真人竟是为了宁道奇?” “莫非那日几个和尚说的是真的,这宁道奇真的是道门领袖?若如此,倒是本将有些失礼了。” “哼!” 话音一落,孙思邈还没回应,一旁的岐辉就是发出了一声怒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