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王驸马,不知道接下来,你是如何安排的?” 赵毅沉声开口,声音中透着一股血腥之气。 说起这位广陵王,在离阳向来以凶残好色出名,动则杀人泄愤,名声之臭丝毫不亚于北凉的那个褚禄山。 而此时对方说话的语气明显也不是很好。 这倒也正常,毕竟一直以来,广陵军就是赵毅自己的部队。 而现在他却要带着自己的部队,听候别人的命令。 若不是王遂那春秋四大名将的名头太大,加上赵惇的强硬命令,恐怕一开始,赵毅就直接动手了。 “呵呵。” 王遂轻轻一笑。 对于赵惇派出赵毅的想法,他当然清楚,只不过并未去在意而已。 对这支部队,他从始至终就没什么想法。 他在意的只有那些东越遗民,自己赵惇的那个承诺,东越复国。 当然,王遂也清楚,赵惇的承诺虚无缥缈,并不见得真实。 但如今的他却根本没有什么选择。 “没什么安排,徐徐进兵,一城一城拿下来便可。” 压下心中想法的王遂,随意开口道。 “就这?” 赵毅挑了挑眉,瞪着对方道。 他倒从来没有怀疑过王遂的实力。 毕竟春秋四名将,那都是在乱世硬生生打出来的。 但眼前王遂的话,还是超出了他的意外。 毕竟王遂最让人熟知的,就是用兵天马行空,奇正之道中,将一个奇字玩的出神入化。 可现在,面对大战,却只说出了这样一个安排。 这不仅不像王遂,甚至都不像一位名将。 赵毅当然不会去怀疑王遂的身份,这可是经过赵惇还有赵勾组织坚定的。 他怀疑的只是王遂这个东越驸马,故意的出工不出力。 面对赵毅的目光,王遂不由自主的轻哼了一声。 若在当年,他说出命令后,哪个部下敢露出这种目光,恐怕一个斩字此时已经落下了。 但此时环境终究不同,赵毅现在虽说是他部下,但实际上却是用来制衡他的角色,地位上,两人算是平级,甚至在赵惇那,对方反而还要高上一筹。 王遂轻轻吐出一口气,幽幽的开口解释道: “兵法所谓奇正,奇策有时候效果确佳,但那是用在实力相当,或者实力略逊,求速胜的情况。” “前次白川城,高长生所用正是此道,但我军之所以大败,其中也有太过心急的原因,数十万大军挤于一城之地,给了对方战机。” 王遂摇了摇头: “回到眼下,我们三国联军,三面合围,很明显占尽优势,这等情况,何必去做那行险之策,只需按部就班,平稳攻击即可。” “四面开花,多城遭受攻击,别说高长生不在,就算他在,也只能分兵防守。” “而高长生所部最大的劣势,就是他们只有一个高长生,面对四面而来的攻击,就算高长生在,也只能顾得了一路。” “更何况,他现在不在,靠他那些还没成气候的部下,可拦不住我们。” “就算还有一个宋缺,但只有他一个,又能有什么回天之力?” 就在两辽地域,王遂和赵毅详细解释自己计划的时候。 另一处地方,大战已经是彻底展开。 西面,高长生地盘的边境处,也就是原北莽的龙腰州。 而在龙腰州的西面,是北莽的姑塞州。 这同样也是边境州郡。 和龙腰州一样,姑塞州,一直以来就是北莽和北凉的边境线。 也是两国冲突最为剧烈的州郡。 姑塞州紧靠凉州,而龙腰州则靠着幽州。 当然了,现在龙腰州和幽州,这一北一南两个老对手的地盘,都是落到了高长生手中。 而此时,龙腰州面对的敌军正是从西面而来,也就是说,来自于姑塞州。 不过,这支队伍,却并非是北莽的部队。 如狼似虎的骑兵,再加上青色的狼头大纛。 如此特色,根本不用多说。 这支从西面滚滚而来的敌军,正是蒙元铁骑。 而龙腰州边境城池之上,同样也是布满了杀气四射,气势滚滚的精锐部队。 城池中心,一抹刀光闪耀而起,凌厉的刀光,凶狠的指着前方攻城的部队。 “天刀宋缺!” 一道声音响起,来自于元军大纛之下。 不是旁人,正是此次进入北莽的元军主帅,大汗蒙哥的胞弟,蒙古四王爷忽必烈。 “有趣,有趣。” 忽必烈放声大笑。 但只要凑近一看,就能看到他虽然在笑,但脸上的表情其实并不好看。 高长生麾下部队,尤其是将领,其实早就不是什么秘密。 算来算去,真正能进入所有人眼中的,也就宋缺,秦叔宝,罗成三人。 而这三人中,最能打最难缠的,毫无疑问就是宋缺。 这算是高长生之下,唯一拥有统帅能力的。 三国联军,大致分三个方向进攻,究竟会面对高长生手下的哪支部队,哪个将领阻拦,谁都不知道。 但无论是谁,恐怕都不会愿意第一战就碰上宋缺。 并不是怕,只是能更轻松拿下的战斗,谁又愿意去苦战呢? “高长生不在,宋阀主竟然不呆在南京城居中指挥,竟然来到了龙腰州。” “莫非我大元的威胁真的这么大,让宋阀主宁愿弃大局不顾,都要来前线指挥?” 忽必烈的笑声依旧在继续,但声音中透出的不解,谁都能听出来。 声音落下,很多人都不自觉的看向了城头。 不过宋缺并没有回话,只是空中的刀光变得越加凌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