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个时候,高长生把兵马撤出。 那不就等于把地盘直接让给他们吗? 他实在难以相信,高长生这样一位名帅,竟然会下达这种命令。 “你敢吗?” 王遂讥笑的看向了赵毅。 “我……” 听到此话,赵毅的一张脸庞瞬间憋成了通红。 但那个敢字却是迟迟没有憋出。 “你看,别说此时高长生会不会留兵,就算他把所有士卒全部撤走,伱也不敢犯辽州一步。” “我……” 赵毅全身都开始颤抖,既是气的,也是羞的。 “呵呵……” 王遂摇头一笑。 “不止是你,此时周边四方,没有一个人敢妄动。” “南京城中的铁血杀意,相隔这么远,依旧清晰可见。” “这就是高长生的警告,谁敢在这个时候妄动,这数十万大军的雷霆攻势,就会倾泻在谁的身上。” “当然了,大隋的事情,早就已经传出。” “这个时候,也没有一个人会去招惹高长生。” “至少在高长生率兵归隋之前,是没有人会进兵的。” “那,高长生离开之后呢?” 赵毅眼睛一亮。 杨林战死,傻子都知道,高长生必然会率大军归隋。 而一旦他离开,前方这片土地,毫无疑问就是不设防呃状态。 想到这里,赵毅不由得露出了兴奋的神色。 王遂冷笑一声,没有去搭理对方。 对这种只看中眼前利益的人,他根本没有解释的兴趣。 再说了,他和对方本也不是一路人。 抬头深深的看着南京方向,王遂幽幽的目光中,不断的有光芒闪烁。 就在王遂赵毅驻军观望的时候。 另外一端的忽必烈却是果断下达了撤兵的命令。 “四王爷,我们完全可以观望一段时间,没有必要在此时撤退啊?” “呵呵,留在这里?等高长生离开,还是等高长生和成吉思汗分出胜负?” 忽必烈轻笑道。 高长生归隋和铁木真一战,那是所有人都能看出的事。 像北莽和离阳,应该都会暂时观望,等待此战的结局。 毕竟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而高长生和铁木真无论谁倒下,对其他两国而言,都不是坏事。 若高长生败了,他们自然可以放心的进兵攻地,甚至瓜分大隋。 若赢了,经过连续消耗的大隋,也必然元气大伤。 “不,我们和他们不同。” “属下的意思是,我们完全可以继续进兵,就算不打,也可以给高长生一些压力,算是支援成吉思汗。” “哈哈哈,想法不错。” 忽必烈哈哈大笑。 “不过,北莽和离阳已经是摆明了要观望。” “我们率军突进,万一高长生回头,你可有把握挡住对方?” “这……”男子瞬间语塞。 “就算高长生不回头,我们难道一直跟着入隋?” “要知道从大隋岭南到西北,相隔何止千里。” “我们怎么去支援成吉思汗,难道一路打过去?” 男子瞬间摇了摇头,这明显是天方夜谭。 别说他们有没有那个能力从南打到北。 就算能做到,也不能那么做。 毕竟他们来此处,本就属于跟北莽借道。 他们蒙元和大隋南部,并不接壤。 这种情况下,孤军突进,攻打大隋,就算打下了也占不到一点好处,反而是会让北莽和离阳得利。 “好了,伯颜,本王知道你的心思。” “不过目前,我们帮不到成吉思汗。” “本王也相信,以成吉思汗的强大,是绝对不会败在高长生手中的。” “如今我们最重要的事,就是撤兵。” 忽必烈深深的吐了一口气。 “我们和北莽离阳都不同。” “本就是借道而来,粮草补给都相当不便。” “联合之时,暂时不用担心,但现在谁也保不齐北莽会不会起异心。” “他们或许不会出兵,但只要掐一下我们的补给线,就能让我们难受很久。” “而且,成吉思汗斩杀杨林,和大隋已经是不死不休。” “如今高长生回来,虽然大概率是第一时间归隋。” “但谁也无法保证,他会不会在临走之前对我们出手。” “本王可不想在这个关头去招惹高长生,更不想成为他的祭旗之物。” 伯颜快速点头。 确实,如今谁也不知道高长生是如何想的。 万一临走之前,突然横兵西进。 只要想想,伯颜就有一种头皮发麻的感觉。 “四王爷所言有理,此地不宜久留。” “我军应快速北撤,想来大汗也会派兵接应我等的。” “北撤?呵呵。” 听到此话的忽必烈却是摇头一笑。 “本王可没说过要北撤。” 此话一出,伯颜脸上瞬间便泛起了异色。 不北撤,那他们要往哪里去? 北莽和蒙元的接壤部分,是在北面和西北两个方向。 而此时他们所在的姑塞州,是在北莽的西南。 要想回国,他们必然是要朝北面而去的。 “成吉思汗大败隋军,斩杀靠山王杨林,可以说震动天下。” “本王虽然比不得他老人家,但率军出征,也不可能这么灰溜溜的回去。” 忽必烈哈哈笑道。 “王爷还想继续打,可是……”伯颜惊道。 忽必烈摆了摆手: “本王当然知道,战机已逝。” “自然不会去惦记高长生的地盘。” “事实上,从始至终,我军出兵的目的,就不是对方的土地。” 忽必烈冷声开口。 高长生占据的土地,跟蒙元并不接壤,就算他们打下来,也吃不到嘴里。 “此次之所以出兵,无非是给那两国吃颗定心丸,让他们可以不用顾及的出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