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罗成秦琼已经接了军令离开。 此时军中,恐怕也只有李副将敢于询问了。 至于他话里的担心也很好理解。 虽然说,如今的局势,各国都不会随意和大隋,和高长生交恶。 但国与国的情况也并不相同。 西夏的领土并没有北莽这般辽阔。 像北莽,只要守住玉蟾州,不让核心地域受到威胁,便不会出现大碍。 像西河州这样的地域,就算打废了,无非是丢点面子罢了,上不了北莽的元气。 而西夏不一样,高长生数十万大军,一旦入境,必然是要从西夏核心区域通过的。 这可不存在让不让路的问题。 就像北莽,别看之前那么能忍。 但高长生大军如果不在西河州,而是在北帝城附近绕一圈,北莽君臣也得急眼。 这不是高长生要不愿意动手的问题,没有一个君王,一个国家会忍受这一点。 那等于是把国家的生死存亡拱手交到别人手中。 而就像李副将说的那样。 西夏的实力并不弱,在交战中,经常打的大宋丢盔卸甲。 最重要的是,西夏同样也有一支军魂部队,铁鹞子。 这才是李副将语气中露出担忧的原因。 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无视军魂部队。 “继续前进。” 但很明显,几人并未等来高长生的解释。 在耳边炸响的,依旧是那淡漠的四个字。 而随着声音落下,身后的几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李世民三人都是兵道的天骄,李副将虽不起眼,但也是军中宿将。 结合这一路而来高长生的表现。 他们怎么可能还猜不出来这位大帅的想法。 他好像根本没有在意过前方的一切。 也没有想过改换路线这件事。 他竟是准备就这样,一直沿着直线,率军突进。 北莽也好,西夏也罢。 只要拦在大军前方…… 四人同时咽了咽口水,看了看前方已经被破,燃是烽烟的武侯城。 李世民扭头。 然后便发现,身边的李靖杨玄感两人,同样也转过了头。 透过波动的目光,三人都感受到了彼此的想法。 一路横推,按照直线生生杀出一条道路,到达最终的目的地。 这绝对是疯狂至极的想法。 北莽并不算什么。 毕竟只是偏远地带,所以不会跟他们硬拼。 但是西夏就不一样了。 那是真的会跟他们拼命的。 能闹闹占据一大片领土,压制大宋,甚至在辽,金,等国的压力下,也支撑了下来。 足以看出西夏的实力和兵锋,并不算弱。 若是被逼急了,和他们拼命,再加上一支铁鹞子,那可不是好对付的。 而过了西夏,他们还要面对大宋。 大宋虽弱,但就算是兔子,逼急了同样也是会咬人的啊。 而且场中几人,都清楚大宋国内并不缺少手段。 西夏,大宋。 再加上,他们的最终目标,已经拉拢住突厥和金国的铁木真。 此时的几人,只有一个念头。 那就是高长生很有可能被怒火冲昏脑袋,已经彻底失去理智了。 直线推进,打穿各国。 换任何一个人来点评,都只能得出一个结论。 没有一点成功的可能性。 毕竟从之前的遭遇就可以看出。 高长生的行兵,并不是穿插突进。 而是真真正正的在打,或者说在杀。 从这一路留下的废墟,就能知道。 之后高长生的手段也不会有一点收敛。 就像之前他们的感受一样 如今的高长生,就是一把刀,一把出鞘的屠刀。 而现在,他们也终于知道所谓祭旗的意思,以及这把屠刀究竟挥向何方了。 缓缓闭上眼睛。 几人的眼前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个画面。 淡漠无情的高长生,冰冷立在南京城头,右手持刀,朝前直挥而下。 刀光落下。 刀痕由南京城开始,笔直的朝前绵延,只抵遥远的玉门关前线。 而随着刀光落下,这长达千里万里的沿线之上,所有的一切,尽数化为了废墟。 火光绵延,血光冲天。 而现在,从南京到西河州这一端,已经化为了现实。 只是,这往后的一大段,真的能成真吗。 是刀光落下,血染九洲半边天。 还是后继无力,消散在无穷无尽的敌军中,亦或是彻底断折。 从常识,从理性而言,李世民等人明显是不相信,也不赞同这个疯狂之举的。 但毫无疑问,几人不敢反对。 “哒,哒,哒。” 马蹄震响,帅旗高扬。 跨过西河州,真正的边境已经是遥遥在望。 再进一步,便是西夏之地。 右手用力,不由自主的握住了手中之兵。 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杨玄感李靖,竟然破天荒的涌现了紧张的情绪。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