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在北莽君臣陷入沉默的时候。 一道道急呼之声响起。 女帝,连同拓跋菩萨等人几乎是同时抬起了头。 这是斥候的声音。 而如今玉蟾州,甚至北莽国内的斥候密探,几乎全被派出,至于目的,根本不用多说。 现在有消息传回,必然是高长生那边有了动静。 “说吧,是不是高长生有了动作,莫非他已经绕过西夏,和大宋开战了?” 对于高长生的目标,他们早已经猜测的八九不离十。 以速度而言,高长生不可能这么快的到达玉门关。 那么可能产生冲突的也就是大宋了。 虽然和高长生是敌人,但站在对方的角度看,他们也觉得大宋可恨。 若换成北莽女帝,他同样会对大宋进行报复。 “说吧,高长生到哪里了?战况如何?” 北莽女帝开口询问。 大宋如何,女帝并不在乎,但对于高长生,她显然不可能不关注。 他一个人,可是影响着半个九洲的格局。 几乎所有国家,都在观望,也在等待着这场大战的展开。 “不,不。” 随着女帝话音落下。 前方的斥候却慌乱的摇起了头。 “高长生他,他并未转变方向。” 此话一出,场中众人同时一愣。 “你什么意思?” “高长生他闯进了西夏?” 女帝,拓跋菩萨,董卓同时开口。 “是,是的!” “高长生,他想干嘛?”董卓本能的喝问。 对这个问题,一个小小的斥候当然回答不出来。 他只是低头开口道: “卑职带着斥候队,远远的跟着对方。” “高长生率大军越过边境后,没有丝毫停留,而是直接闯进了西夏境内。” “三,三天之内。” 说到这里,斥候的身体已经在颤抖。 “如何了?” 三人同时喝问。 “三天时间,高长生连破西夏九城。” “血流漂流,三百里。” “轰。” 短短的一句话,就好像一声闷雷直接炸响在众人耳边。 “高长生,他,疯了?” “哒,哒,哒。” 就在北莽君臣收到消息,陷入极度震惊的时候。 另一处地方的一些人,也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慌乱。 密集的脚步声,如同雨点般的落下。 叽叽呱呱的声音,就像是雨后的池塘,让人脑瓜子不由自主嗡嗡作响。 但很显然,此处并不是池塘。 放眼望去,周遭建筑,装饰,可谓豪华奢靡到了极致,让人有种目眩之感。 大殿之中,站着一个个身穿官服之人。 很显然,这是某国的朝堂。 但除了那一水的官员外,很难让人,这是一个国家中,最庄重,最重要的朝堂。 因为,此时此景,实在是太乱了。 “怎么办?怎么办?” 大殿最前方,一道慌乱的声音响起。 那是一个身穿龙袍的男子。 但此时,却根本没有丝毫的帝王之气。 脸色惨白,浑身颤抖。 根本不像皇帝,反而像是一只受惊的小白兔。 “说话啊,都哑巴了。” 声音慌乱,甚至带上了一些凄厉。 “高长生率兵已经跨过北莽,很快就要入我大宋了。” “该怎么办,你们倒是给一个办法啊。” 很明显,此处正是大宋的朝堂。 说话的就是如今的宋帝。 高长生数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跨过北莽。 这等动静,自然瞒不过旁人。 毕竟如今半个九洲的注意力,都放在高长生,铁木真这两人身上。 如此规模的大军,连北莽这等凶悍的异族,都避之不及。 更何况大宋,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大宋朝堂就陷入了混乱,尤其是宋帝,浑身瘫软,连上朝都是让太监搀扶而来的。 “陛下,暂且不必担心。” “高长生率大军,最大的目的是要和铁木真决战。” “如此行军,只不过为了缩短距离,快速便捷而已。” “我大宋和高长生无冤无仇,想来他不至于对我们出手。” “只要官家下令,令沿线让开道路,便可高枕无忧。” 一道声音响起。 不过声音刚落,宋帝愤怒的声音便再次传出。 “放屁,无冤无仇,你说的倒是容易。” “你以为其他人都是傻子吗?” 宋帝冷声开口: “朕就不该信你们,作出那般选择。” “当初开口建议的是你们,现在毫无办法的也是你们。” “无冤无仇,你们的意思就是在赌高长生不知道。” “混账,你们是准备拿朕的命去赌吗?” “臣不敢。” 下方开口之人顿时吓得跪下。 “陛下此言不妥。” 又一道声音响起。 “臣等之前的建议,并无任何私心。” “再说我大宋并未针对大隋,也未和蒙元有丝毫联系,只不过和金国做了个交易,让开一条通道而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