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高长生却是再度吐出了让所有人预料的四个字。 “为什么?” 杨玄感几乎本能的发出了疑问。 一旁的李世民也是同样的表情,之所以没问,只他开口的速度没有杨玄感那么快。 当然了,此时抱着这种疑问的,显然不仅仅只有两人。 高长生的目的,早就不是秘密。 横穿西夏大宋,直捣玉门关。 从眼前西夏的情况来看,这个目的也已经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遥不可及。 当然了,具体如何,还要看后续路途之上的遭遇。 但眼前。 西夏皇城可就摆在他们面前。 只要稍稍用力,就能打破此城,覆灭西夏。 这样的机会摆在面前,根本没有任何理由放弃啊。 “传令全军,继续前进,天黑之前,跨入宋地。” 高长生没有解释,只是再度重复了一遍。 此话一出,那就代表着军令,也再无回转的余地。 纵然再不甘心,也只能按下攻击的心。 “是。” 数道高喝响起。 原本笼罩在上空的赤红杀气,也迅速收敛。 眨眼之间,全军就像变成了普通部队,再无任何锋芒露出。 但那种无形中散发出的压力,却变得更加沉重。 处在几人中间的李靖瞬间一凛,不由自主的转头看向了身后。 原本同样散发着诧异之色的瞳孔,瞬间一缩。 如此变化,自然瞒不过身边的两人。 杨玄感和李世民虽然一直在较劲,但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们也发现了李靖的出色。 此时李靖突然露出这种波动。两人自然好奇。 本能的便是转头,看向了身后。 “这是……” 而后,便是传出了一声轻呼。 此次带出的大军,他们自然知道。 经历白川之战,优胜劣汰的左武卫。 还有从顾剑棠手上揭过,又经数次战斗整合的边骑。 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他们也都不是第一次见到,自然清楚此军的军容和战斗力。 但此时,在几人的眼中。 这支部队就好像突然变样了一样。 每一个士兵,每一个队列,都带上了某种独特的气息。 “什么时候?” 李世民和杨玄感同时一愣。 但很快就惊醒过来。 一路上,每一次遭遇,每一次战斗,所有过程一帧帧的从脑海中划过。 “不是灭国,不是西夏,也不是大宋。” “大帅的目的一直都不是这些。” “他在蓄势。” “他在用一场场大战,用无数敌军尸骨来铺垫。” “驻堤蓄水,等待适放的那一刻。” 李世民惊骇的开口。 这种做法实在是太疯狂了,这完全是把沿途的国家当成了摆设。 但若是一旦成功。 数十万精锐,纵横万里,连胜不败,积蓄而起的无边气势,杀机,一举倾泻而出。 那等场面,简直无法想象。 “我们这位大帅的手段,当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李靖悠悠而叹,眼眸中闪过敬仰之色。 一路横穿,以敌军的尸骨为给养,蓄养己军之势。 这等做法,真的是胆大包天。 换做旁人,别说想,就算把手段告诉他,也绝没有那个胆子去做。 而高长生却是没有丝毫犹豫的便是直接进兵。 从始至终根本就没有把路上的敌军放在眼中。 若只是如此,最多让人赞一句胆大。 但高长生显然不是如此,从西夏铁鹞子的情况,就能看出,高长生出发之前就早就有了布置。 “蓄势?为什么?我们攻破兴庆府,不同样也是一场胜利吗?为何要视若无睹呢?”李副将显然并不是很了解,开口询问。 “以无可匹敌的姿势打穿前路,积蓄而出的气势,自然要比绕路绕行强得多。” 李靖缓缓开口。 “兴庆府对西夏来说是核心,是神圣的皇城。” “但对大帅来说,或许根本不值得关注。” “若是挡在我们前路上,那自然没有什么说的,将它碾成废墟。” “可若不在前路,别说七八里,就在近在咫尺,大帅也不会去多看一眼。” 声音轻飘飘的落下。 兴庆府,西夏都城。 而西夏,那可是当年打的辽宋丢盔弃甲的存在。 而现在在李靖的形容中,却好像路边的野草一般。 若让旁人听到,绝对会惊的把眼珠子都瞪出来。 不过场中的人,却没有一个露出意外之色。 李靖的话确实狂妄,但他话中的主角却是高长生。 以他们的了解,那确实是他们这位大帅的性格。 而且从眼前的情况来看,他也是这么做的,也真的做到了。 “当然了,在我看来,如今也确实没有必要去攻击兴庆府。”李靖再次开口。 此话一出,周遭几人同时转过眸光。 “从眼前看,兴庆府确实挡不住我军。” “但作为一国首都,哪怕铁鹞子被调走,说不定还留有什么潜藏的手段。” 李靖摇了摇头:“当然,攻破此城,并不会有太大波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