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北莽南边,北凉同样崇佛,而且北凉地域狭小,只是地方势力,从来就不在他的目光之内。 至于离阳,看看这些年龙虎山对其余道门的打压,就能清楚去那里的结果了。 所以观看周边,高长生还有大隋,已经是他最好,也是唯一的救命稻草了。 大隋前些年虽然崇佛,但却并未抑道。 尤其是现在,佛门两大领袖门派,牵扯到了通敌叛国的大事之中。 佛门的衰落已经注定,而道门,作为领袖的楼观道并没有多么强大,还和他门道德宗有着一些香火之情。 可以说,大隋这片土地,对于他们道德宗来说,那就是梦寐以求的乐土。 而这一切的前提,必然要得到大隋点头,尤其是高长生。 若是他反对,根本不要通过朝廷,单单李靖宋缺驻扎在南京一带的军队,就能将他们拦在外面。 所以如今的高长生,就是道德宗的救世主。 别说让他去做什么事,就算高长生直接开口,要他们道德宗的传承,甚至那一气化三清之法,麒麟真人都会恭敬的双手奉上。 “并无什么大事。” 但高长生的回答明显超出了两人的预料。 只见他抬起酒杯,轻轻一笑。 “两位不远万里前来相助,这份情意本王一直记在心中。” 此话一出,两人的脸色都是为之一缓。 林灵素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对高长生做了隐瞒,他最担心的就是因此得罪了高长生。 尤其是白莲教的突然插手,简直是让他夙夜难安。 现在高长生的这句话,无疑让他心里舒缓了很多。 至于麒麟真人更不用说了,他这一切的行为,不就是为了高长生的这句话吗? “当然,若有相求,本王肯定不会和两位客气。” 两人同时点头。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两派如今已经算是彻底站在了高长生的船上。 “前次时间紧急,必须要尽快回大兴,因此没有机会和两位交流。” “如今得了空闲,自然要趁这个机会,所以才邀请两位来这酒楼,刚好本王也可以像两位请教一些道门之事。” 话音一落,两人都是同时露出了不解之色。 高长生找他们交流,两人自然是梦寐以求。 只是这空闲二字? 两人抬头,看了一眼那悬浮于天的大日明月。 如今大隋的情况,无论怎么看,高长生都不应该空闲。 山峰之上,两道人影负手而立。 凛冽的强风吹拂而过,却是连两人的衣角都没能影响到一点。 视线前移,透过无尽的云层,依稀能看到远处若隐若现的大地。 其中一位年轻人,不自觉的皱起了眉头。 “陛下还有何心忧之处?” “祖地底蕴已经答应陛下出山,淮西将重现大明。” “如今陛下文有王阳明这位当代新圣,可以轻松压制儒门和文官将领,武则有淮西底蕴。” “可以说,文武已尽在陛下掌控,不用太多时间,陛下就可以彻底将整个大明握在手中。” “不提其他,单论此局势,陛下已经是太祖太宗之后的第一人了。” 另一道笑声响起。 之前皱眉的不是旁人,正是明帝朱厚照。 而这站在他身边的,则是当初应朱厚照邀请从凤阳出山的李文忠。 大明开国之时,太祖朱元璋麾下,最让人惊艳的将领。 属于大明的白衣战神。 也不怪朱厚照称呼对方老祖,李文忠既是朱元璋的外甥,又是他的养子义子,对朱厚照来说,确实属于祖宗级别的人物了。 “老祖,您失信了。” 朱厚照皱着眉道。 “老祖的称呼就不必再提了,我是大明之将,而陛下才是大明如今的至尊。”李文忠轻笑开口。 “岐阳王,您失信了。”朱厚照再次重复。 “陛下何出此言?” “当日你已经答应,凤阳底蕴会出山相助于朕,可如今却只有你一个。” “岐阳王可不要跟朕说,太祖太宗两朝为后世留下的底蕴,就只有岐阳王一人。” 李文忠挑了挑眉:“有我李文忠一人,难道还不够?” 声音虽平淡,但周身上下却散发出一股强大的气势。 周遭的狂风被气势一冲,瞬间消散一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