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但至少短时间内,不换是洛阳武者还是外来武者,对这片地域,都是敬而远之的态度。 南城某地,距离净念禅院旧址,只有数百米之遥的某座普通房屋内。 一道人影,正随意的坐在椅子上。 不是旁人,正是朱厚照,在他身边站着的是李景隆。 而在他面前,两道带着面具的人影,正以躬身的姿势站在那里。 “三月初八,八月十一,拜见长生剑。” 低沉的声音在房间内响起。 而随着声音落下,朱厚照的手中也出现了一把雪白如月,冰冷如霜的长剑。 “轰。” 饶是一直有些楞楞的李景隆,此时也是周身一颤。 三月初八,八月十一,这普普通通的日子,但如果放到江湖中,放到身份上,那就不是简简单单的文字了。 因为那代表一个庞大到让所有人胆寒的势力。 天青如水,青龙在天,青龙会。 十二月,又有三百六十五天。 每个月份代表一个堂,而每一天又代表一个行动小组。 三月掌情报,八九十三月,是三个行动堂口。 “如今情况如何,我们的人都在哪里?”朱厚照淡漠开口。 虽然依旧带着人皮面具,但此时朱厚照的气质真的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我青龙会数个小组,如今大部都在大兴个江都附近,由二龙首,三龙首统领,其余少部则关注着其他城池。” “不知是否要通知两位龙首,让他们调人来洛阳。”三月初八躬身开口。 “不必了,大隋的一切行动,都由两位龙首,日后也不必来报。” 朱厚照摸着手中长剑,摆手道,不过当手指划过剑柄上的两字时,突然想到了什么。 “有高长生的消息吗?他在哪里?” 此话一出,两人同时一愣。 “没有,高长生当初返回大兴后,并未再出现,有可能还在大兴。” “而且大隋九佬,有几人并不在计划中,据大家猜测,高长生也极有可能充当了那补位之人。” “呵呵。” “行了,你们退下吧。” 朱厚照没有理会两人。 他没有去反驳对方,两人的推测看似合理,但其实根本不可能。 要知道大隋的计划是数十年前确定的,在当时就摘出了杨林等人,而那会高长生还不知道在哪呢,难道杨坚高颎等人会刻意留一个空位,等待高长生?傻子都知道不可能。 至于大兴,虽然没有证据,但朱厚照就是本能的感觉,高长生不在那里。 “高长生,你会在哪呢?又会充当一个什么角色?” 朱厚照轻轻抚摸着剑柄上的二字,轻声呢喃道。 带着无尽好奇的呢喃之声落下之后,朱厚照才转头看到愣在原地的李景隆。 当然了,李景隆的这幅模样其实并不让人意外。 毕竟这一路行来,对方一直都是这一副憨愣的模样。 但事实上,李景隆可从来不是这种类型的将领。 大明开国,群英荟萃,名将如云。 不过当初那一大群从淮西杀出来的悍将,总体上都和太祖是一个德性。 虽然用文盲来形容有些大不敬,也不太准确,但实际上,那一群淮西将领,最开始时大多数文化程度都不高,性格也都是凶悍至极。 而这其中,李文忠算是一个另类,虽然白马银枪,侵略如火,但性格上却像是一个儒帅。 而李景隆也算是有了这方面的遗传了。 饱读诗书,样貌清秀,儒雅得体,这就是李景隆初出道时给所有人的印象。 而现在,在朱厚照面前的李景隆,可以说完全就像是变了一个人。 真不知道他这些年在凤阳,跟着自己亲爹,究竟经历了一些什么。 “陛……陛下,这青龙会……您……您……” 李景隆很明显彻底懵了。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青龙会绵延上百年,触角涉及到了大明的方方面面。” “除了朝廷,除了朱家,又有谁能支撑的了这么庞大的势力。” “换句话说,除了皇帝,换做其他人,谁能安安稳稳的掌控这种势力?” “天青如水,青龙长生,吾为大明皇,亦是夜天子。” …… 就在几方势力进入洛阳之时。 洛阳城外,两道人影,却正在朝着相反的地方而去。 “武……武王叔叔,我们是要离开洛阳吗?” 两道人影一大一小,其中的年轻男子正是高长生。 而跟在他身边的,赫然是一个幼童。 “不敢当殿下叔父的称呼。” 高长生开口。 一个殿下,已经表明了此人的身份。 不错,这个孩童正是杨广之子,也是他的嫡长子,杨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