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没有人知道,他在毫无希望的黑暗之中,是如何决定坚持下去? 没有人知道,他对自己的未来有没有预期? 大抵是选择怎么死而已。 即便如此,冉智也对自己,对国家,保留毫无保留的忠诚。 在整个四川,整个天下,都是宋军红色的旗帜的时候,凌霄城,长宁军不算什么? 只是当天下只剩下崖山一隅的时候,凌霄城长宁军,这一点点星星之火,就尤为宝贵。 冉智很清楚。 天下如此,独木难支。 甚至凌霄城在鞑子那边来看,都是多余的。从凌霄城南下,仅仅是五尺道中一道辅路而已。 而今冉智忽然发现,原来不是这样的。 天下事,尚可为? 在绝望之中,不知道禹禹独行了多久的冉智,陡然发现一丝希望的光芒,整个人在巨大的欢喜冲击之下,什么失态不是失态早就不在估计之内了。 无数故人的身影,在冉智面前闪过。 冉智一直不知道自己如果死了,该如何见他们? 说他们拼死抗击鞑子,都毫无意义。说而今鞑子成为了天下正统,说汉人成了四等人,说自己死了,大概天下就没有汉人的旗帜了 别人或许,想死后有灵。 但是冉智一想到这里,就想死后魂飞魄散,永世不得超生。 死后犹不敢见江东父老。 但是这一刻,这一切是释然了。 很多时候,中国人不怕粉身碎骨的。 怕的是,即便是粉身碎骨也毫无意义。 在这一刻,他所有的坚持与牺牲,一下子有了意义。 “虞相公何在?” 冉智整理情绪问道。 “已经去了宜宾。” ******** 叙州城中。 “什么?梅国忠不知为何人所破?”汪惟明皱眉道;“这是怎么回事?梅国忠所部万人,不是一万只猴子?怎么可能说败就败了。凌霄城中那几个人能做到这种地步?” 汪惟明乃是巩昌汪氏第三代子弟,年纪轻轻就是叙州路总管。 就地位还在鲜于弘之上。 原因就在巩昌汪氏这四个字上。 巩昌汪氏就是元朝内部汉人军侯的一员。蒙古灭金之时,招降了很多地方豪强,就是汉人军侯。 巩昌汪氏就是其中之一。汪氏居巩昌。 汪家更是在宋元战争中的先锋,为鞑子效死力。与蒙哥一起死在钓鱼城下的汪德臣,就是汪惟明的父亲。 而张珏的主要对手汪良臣,是汪家的家主,也是汪惟明的叔父。 汪惟明更是怯薛的身份,在忽必烈身边服侍了好几年,放出来后,转迁飞速,不数年就为一路之总管了。 “大人,下官立即去查。立即去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