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一百零三章凌霄峰上 “来了,来了。”不知道谁说了一句。 冉智远远地看见,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手中拿着一根笛子,骑在马上,好像春游一般。 冉智心中一震,似乎看出了到了传说之羽扇纶巾的诸葛孔明。 他几步迎上去,行礼道:“大宋长宁军知军冉智,拜见相公。” 虞醒立即翻身下马,扶住冉智说道:“久仰大名。” 真得是久仰大名。 蜀中八十三座山城,能坚持到现在,从无向鞑子屈膝的,唯有冉智了。 冉智说道:“我为相公准备一份大礼。” 冉智随即让人押上来一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梅国忠。 梅国忠狼狈不堪,浑身都是鲜血干涸后的污渍,一看就没有什么好待遇。 虞醒说道:“梅兄,好久不见。” 梅国忠见了虞醒,立即下跪求饶。说道:“大人,我愿意为大人所用,我愿意为大人赴汤蹈火。还请大人饶我一命,请大人开恩。” 虞醒轻笑, “口中留德,我没有给人当爹的爱好。” 大人本意,就是指父母。 虞醒问冉智,“他是怎么抓到的?” “他自己跑出来的,当夜他逃入山中,一连待了好几日,却不知道山中哪里是那么好待的。为了不被饿死,只能出来了。” 虞醒根本没有再看梅国忠,毕竟梅国忠自有人处置。 却不想梅国忠大声说道:“虞相公,我想为大宋朝廷效力,张万也就罢了,郭英杰这个人多次攻打泸州,投降鞑子多年,你能接受他,为什么不能接受我?” “我父亲进士出身,当时四川危机,谁都不敢来四川任职,就我父亲慷慨请命。来四川,一待就是二十年了。二十年,与鞑子多次交战,他是想投降吗?是没有希望,太后都下旨了。我们能怎么办?我家能怎么办?” “无非是想活。” “想活有什么错?” 梅国忠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大声咆哮,几个人都按不住他。 这也是梅国忠这些年的真心话。 当年梅应春,进士及第,为国请命,来到与蒙古交战最激烈的前线,生死寄于天命,知道儿子出生,名之为国忠。父死子继,秉国之忠。 此心此意之拳拳,并无半分虚假。 只是襄阳陷落,临安陷落,谢太后投降,大江南北投降的州县不可计数。 如果说梅应春内心深处,没有一丝对故国的眷恋那是假的,如果说梅应春十分情愿投降鞑子,也是假的。 在梅国忠看来,他家,他父亲,他,都是不得已。 眼前再无生路。只有投降这一条路。 听梅国忠这番话,最尴尬的就是郭英杰。 郭英杰投降鞑子最早,正如梅国忠所言,郭英杰当初率领本部,攻打过泸州,被梅应春所败。只是而今却身份倒转。 郭英杰根本无地自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你该死,就死吧,瞎说什么大实话。”郭英杰心中暗道。 其实所有人之中,郭英杰是最理解梅国忠的。毕竟,郭英杰与梅国忠的心路历程,几乎是一样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