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汉王-《靖天下》
第(2/3)页
不要说张珏时代,四川宋军根本没有得到大宋朝廷一丝一毫的援助。即便是整个南宋时期,四川与临安的关系,也可以写一本专著,各种勾心斗角。
名将余阶,召入临安而死。
坚守钓鱼城的王坚,后来也被召回临安闲置。
这两人都是张珏老上司。
如果这一次大宋没有灭亡。张珏将来的下场,估计也与这两人相差不大。
说句不客气话,如果不是鞑子太残暴,张万这些人对南宋朝廷会有多少忠心,还很难说。
而今朝廷已经不在。虞醒自立并没有什么不好。
更何况,不自立,虞醒不更进一步,下面这些人的位置在什么地方?
虞醒自然明白诸将的心思。
“回昆明再说吧。”
这一件事情,不着急。
虞醒还要征求很多的意见。
议事之后。
虞醒将舍利畏,谢枋得,张万留下来议事。
虞醒首先问道:“谢公,你今日提汉王这一件事情?”
“殿下有所不知。”
“殿下有今日,非借朝廷尺寸之力。如果朝廷尚在,臣决计不会劝进。但是而今天下,各路义军,其实与殿下一样,与朝廷并没有多少恩义可言。朝廷之名于他们可有可无。”
说到这里,谢枋得也不由有一些黯然。
这是他不愿意承认,却也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那就是而今坚持反抗的,并不是大宋体制内的人物。崖山之战后,宋朝真亡了。
而今福建陈吊眼许夫人,是各路义军之中,闹得最大的一支,已经有五万之众,如果谢枋得没有遇见李鹤,他就会去福建。
但是这一支,与大宋朝廷已经没有一点关系了。
他们在大宋朝廷在的时候,都是被压制,被剥削的山民而已。
至于各地起事,士大夫不多,很多都是目不识丁的百姓。
虞醒麾下将士也是一样的。他发现虞醒麾下原宋军的数量是蜀中诸将。而偏偏这些人对临安朝廷怨念最深。
大宋朝廷遗泽虽然有,但不多了。
对虞醒的作用很小,而且已经有负作用了。
“殿下在云南的困境,臣也知道一二。云南偏远,人才不如中原之盛,殿下欲成大事,必引中原之人才。然故宋旧臣,他们-----”
谢枋得有些为尊者讳,不想说,却不得不说:“这些人在朝廷厮混时间久了,有些恶习深入骨髓中。而殿下以故宋章程,根本无法约束他们。更何况,自从南渡以来,法度尽坏。今欲成大事。必刷新政治。”
“以臣之见,尊祥兴年号即可,大宋字样可以渐去。”
“以正名分。别上下。”
这话谢枋得说得很困难。
一句三顿。
因为这一段话,本质上将虞醒集团与南宋进行了分割了。
崖山之后,虞醒这一面宋旗,也要易帜了。
谢枋得对大宋朝廷是有感情的。
岂能不难受。
但是他更清楚一件事情。
那就是这一件事情是必然。
虞醒现在不自立?将来也会自立的。
而如果引入一些宋朝遗臣,或一些宋朝宗室,将来有那一日,不仅仅虞醒的名声有污,更是对这些宋朝遗老遗少,毁灭性打击。
宋朝已经亡了。
这是一个事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