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张万移镇-《靖天下》


    第(3/3)页

    张万见了虞醒直接剖析战局。

    “殿下,阿里海牙之才,胜汪良臣十倍,与元廷之中,恐怕也仅在伯颜,阿术等数人之下。他如此气势汹汹,长驱直入,臣不以为忧,偏偏他持兵缓进,先平思州田氏。步步为营。”

    “臣深以为忧。”

    “一旦阿里海牙打通粮道,从水路运粮食到镇远城,从镇远城到贵州,陆路八日。如果大军行动,或许也不过一个月之程。”

    “只要粮道无忧。恐怕这一战不好打啊。”

    陆路八日,这是指寻常客商行军。

    不需要安营扎寨。每天日出而行,日落而息。

    而大军行军,可不是这个样子。一般来说,一天行军三四十里,到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就要准备安营扎寨。安营扎寨需要修建栅栏,支开帐篷,挖排水沟,等等工作。

    没有半日是不行的。

    所以,这一路需要一个月左右。

    一旦修建好沿途兵站,行军速度不会如此缓慢了。

    水路加陆路,大概一个多月的时间,洞庭湖的粮食就能送到贵州附近。

    这样的后勤支持,足够阿里海牙发挥出兵力优势了。

    而虞醒从曲靖运输粮食到贵州,几乎是相同的时间。

    甚至还比阿里海牙的耗损还大。

    因为,阿里海牙很长一段路程可以是水运。虞醒这里不行。

    这就是堂堂正正之师。

    不要想任何取巧的办法了。

    “张叔叔,有什么想法?”虞醒问道。

    “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守。”张万说道:“臣能想到的也仅仅是这个了。”

    “于附近选择险要之地,修建山城,依山而守。”

    虞醒一听,立即明白,说道:“是四川的山城体系?”

    “正是。”张万说道:“臣来之前,已经观察过地形了,只需修建七八座山城,足够形成一道防线,令鞑子寸步难行。”

    “而且殿下所造的水泥神器,实在是军国利器,更不要说,水西安氏,水东宋氏为我所用,他们两家聚集人马,也有数万之众,让他们上阵杀敌,自然不能。但是让他们修建城池。作为劳力,却是毫无问题的。”

    “时间上,虽然紧。但是臣可以带兵挡阿里海牙一挡,应该够用。”

    张万与王四端的想法,大同小异。

    这也表现出了,大多数人对眼前局面的共识。

    敌我力量对比相差太大了。

    能利用是只有地利。

    蜀道难,黔道何尝容易。

    即便是贵阳附近,也是大山纵横。将这一片稍稍平坦一点的地形,分割开来。

    按张万的想法,修建数座山城,依靠地势,阻挡敌军。

    这的确是没有问题。

    四川与贵州还是有地方不一样的。

    这个地方就是四川汉人开发多少年了,只要能开发的地方都开发出来了。

    知道不能走的地方,那是绝对不能走的。

    而贵州不一样。

    贵州太多深山老林了。

    甚至虞醒穿越的黔西生区,就在西边。

    仅仅靠几座城池卡住要点。恐怕是不能完全封锁住敌人。

    这也是虞醒一直以来的担心。

    鞑子将领的军事需要,敢于冒险的精神,从来不敢有一点小窥。之前从来没有人走过地方,就真没有人能走吗?

    虞醒不确定。

    “张叔叔,这里与四川还是不一样的。”虞醒将自己的担心告诉了张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