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财政新政-《靖天下》


    第(2/3)页

    “看来,虞汲要上位了。”谢枋得心中已经揣摩出几分。

    他对虞汲上位一点也不奇怪。在他决心做了张道宗之后,就已经对补位张道宗的人,有些揣测,虞汲,陈宜中,乔坚,都是他心中的候选人选。他最期盼的就是虞汲。

    陈宜中,老油条。他的小手段,拿捏张道宗如吃饭喝水。

    陈宜中拿捏他,也大抵相差不大。

    乔坚,太年轻。

    甚至不如张道宗。张道宗执掌过云南民政。乔坚数年前还是一书生。太鲁莽,太毛毛躁躁了。

    虞汲就不错了。

    进士出身,快四十岁了。在大宋混过,又是宗室,各方面都不错。有一定的政治智慧的。

    “虞兄,是殿下近臣。知道这一次殿下准备说什么?”

    “知道一点。”虞汲恭恭敬敬的说道:“很有可能与钱有关系。”

    “与钱有关系?”

    这一句话,对谢枋得来说,说了好像没有说。却也给了谢枋得面子。

    “具体一点?”

    “我也是风闻。具体的,就不知道了。”虞汲恭敬的说道。

    “真是滴水不漏。”谢枋得心中暗道。

    这一番对答,给了谢枋得面子,却又什么都没有所。

    因为这是废话。

    谢枋得不知道,这一次会议一定与钱粮有关系吗?

    谢枋得与虞汲笑语盈盈,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多年好友。却不知道,他们彼此都伸量对手的分量。

    总体上,谢枋得还是满意的。

    谢枋得到底不是权臣。

    他掌握权力,是为了做事。而不是相反。

    他更喜欢一个头脑清醒的合作伙伴,而不是一个如张道宗这样,拎不清轻重的人。

    “殿下到。”

    一声吆喝。

    虞醒从后面走过来。李裕孙就跟在后面。

    一行人行礼落座不用多说。

    虞醒也不废话,直接让李裕孙端出一个托盘。

    上面有金币,银币,白铜币,铜币。这四个不一样的硬币。

    分别由陈宜中题字:“大汉金宝”“大汉银宝”,“大汉重宝”,“大汉通宝。”

    “诸位看看。这是我令少府制造的新钱。”虞醒一挥手,立即有人在每一个大臣桌前放下一个托盘。

    谢枋得每一个都细细看过。

    工艺很好,精工细作。每一个都完美的好像是艺术品。

    谢枋得并不在意。

    毕竟宋代铜钱工艺,已经是相当发达了。甚至宋钱的工艺,要比明钱与清钱好。

    即便虞醒督工出来的钱币,可能比宋钱工艺好一点。但是对一般人来说,看不出太大差别。

    谢枋得并不觉得,这些钱币的工艺是重点。

    “殿下,可是准备行新钱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