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唆都之死-《靖天下》


    第(2/3)页

    不撤着喉咙喊不行。

    在炮声中,什么都听不见。

    “轰-----”一声炮声压制了所有声音。

    “-----刚刚看见,他居然刀劈炮弹。”

    “瓜娃子------”吕安不知道该如何反应。四川方言在云南迅速传播,毕竟云南上层人物都是四川人。

    吕安也受到影响,本能地来了一句。

    吕安随即看着炮管,将湿毛巾铺在上面,“呲呲”湿毛巾一瞬间就干了。

    “传令,所有人都准备降温------”

    其实以吕安的经验,这样的情况已经很危险了。

    如果再打下去,很有可能炸膛。

    而且虽然虞醒推行标准化,但是这年头很多原因,让这炮的质量每一个都不一样,上下偏差很大。

    吕安的安全标准,是针对所有火炮最低值的。

    也就是有一些火炮已经真不能开火了,再开火就要炸膛。

    但是有一些火炮其实还能打。没有到极限。

    吕安闭上眼睛。想起芒部的一切。

    “各炮组,自行决定是否继续射击。安全第一。”

    吕安很清楚,他这一声令下。下面会打到炸膛的。

    无他,火炮部队是虞醒最看重的。

    要求政治过硬,有文化。

    文化什么的可以学。

    什么是政治过硬,自然是与鞑子有血海深仇。与虞醒政权生死与共。

    很多人都直接从羽林军,也就是阵亡将士子弟中选的。有的更是从四川过来的人。

    很多人抱着火药与鞑子同归于尽都肯,更何况,区区炸膛的危险。

    问题是,吕安也是这样的人。

    他叔叔,他的家人。

    都不在了。

    ********

    火炮射速慢了下来。

    但是此刻,唆都军中已经没有人在意。

    十几个将领围在唆都身前,叫了军医拼命为唆都止血。

    不知道唆都是命好,还是不好。

    炮弹硬生生将唆都一只手臂从手肘上面扯了下来。

    没有要唆都的命。

    但是这样程度的大出血,几乎没救。

    军医将无数金疮药,就好像面粉一样,想要给唆都止血,几乎没有什么用。

    不知道是不是这些人的动静,惊动了唆都。唆都睁开了双眼,嘴唇微动,似乎说了什么。

    “将军,您说什么?”

    所有人都静下来,听唆都说。

    “撤军。”唆都每说一个字,似乎都是对自己身体一个重大负担:“告诉大帅,炮,铜炮------”

    唆都声音在“炮”字上画下了句号。头一歪。

    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唆都之死,并不是这一场战死的结束,而是元军崩溃的开始。

    虞醒居高临下,虽然有烟雾的笼罩,但是也看得清清楚楚的。

    他不得不承认,元军正是天下第一等强军。

    虽然说,虞醒组织的火力密度比起现代战争的火力密度差太远了,几乎是毛毛雨,但是这个时代,对于防炮击并没有一点点认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