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田景仁献策-《靖天下》


    第(3/3)页

    将田家上下迁徙到贵州以西安顿下来,让大家有一个活路。

    就是田景仁最大的渴望了。

    田景仁摇摇头说道:“他心思一直在摇摆犹豫。这个条件能不能打动他。臣也不知道。臣只能说尽力而为。”

    多年故人,田景仁对杨邦宪还是很了解的。

    杨邦宪虽然收留了田景仁,也给了田景仁很多帮助,但是本质上还是犹豫不定。

    与杨邦宪怎么想没有关系?主要是云南与元朝实力相差太大了。

    杨邦宪很担心他投降云南,成为云南的挡箭牌。从而被消耗殆尽。

    到时候自己没有了实力,什么荣华富贵都守不住。

    “殿下,这一件事情交给我。”李鹤说道:“杨文老将军,我还是见过几面,有些交情,殿下大破阿里海牙,威震西南,我此去必将让杨邦宪做个抉择。”

    虞醒听出来,李鹤说的做个抉择。

    未必是和平的。很有可能是不和平的。

    虞醒沉思片刻,说道:“能不动武就不动武。”

    “尽量镇之以静。我觉得这一件事情,鞑子是会帮我们的。”

    杨邦宪可以犹豫,鞑子在很多事情,是不会允许下面人骑墙的。

    “至于守住镇远城,尽力而为便是了。如果不行,一把火烧了粮草也就罢了。”

    河南大营被焚,阿里海牙的粮食储备已经少了很多,如果镇远城失陷,单单粮草上的缺口,就足够阿里海牙喝上一壶了。

    阿里海牙只能退兵。

    一旦退兵。

    云南就能松一口气了。

    固然不能要了阿里海牙的性命,但是局面也算转危为安了。

    “是。”

    *******

    上都。

    天气炎热的时候,忽必烈从不在大都城中。

    阿里海牙奏疏,已经其他方面各人上报的西南军情,厚厚一叠。忽必烈统统看过了。

    他沉思了好一阵子。

    阿里海牙上奏祈求退兵。

    忽必烈第一时间有些恼怒的。毕竟多年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今在区区逆贼面前退兵。忽必烈如何不生气。但是仅仅一会儿,忽必烈就控制住了自己的怒气。

    抽离情绪看着一件事情。

    胜败乃兵家常事。

    情绪化的处理问题,只会让问题更加严重。

    忽必烈多年帝王,这一点情绪控制能力还是有的。

    他细细看了阿里海牙一路上的作为,思忖良久。

    不得不承认,阿里海牙一路上军令,找不出什么大错。

    是什么让没有犯大错的阿里海牙陷入如此困境的?

    这里面有很多问题。

    但是忽必烈还是盯在其中一个字眼上:“铜炮。”

    “大规模使用铜炮?”

    忽必烈马上帝王,虽然不能完全明了这一件事情代表的意义,但也嗅到一股危险的气息。

    他思来想去,说道:“传令,让阿术与郭守敬来见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