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南下-《靖天下》


    第(2/3)页

    “我的意思是,我之前知道,此车一出,我就不知道了。我刚刚尝试过。”李辅叔拍着车把说道:“一个人拉着几百斤货物,一天下来走百八十里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加两个大牲口,很有可能走更远。”

    “这意味着,各种运输成本下来了。”

    “意味着,百姓有这个车,能赚钱。”

    “今后,但凡要给人拉货的,不换这个车都不行。”

    “而云南商人,做得最多的都是马帮生意。从东西从缅甸买到东边,将货物从中原卖到西边?你说,这一贯,贵不贵?”

    李辅叔所说的里,自然不是公里,也就是一天走四十到五十公里。

    这看似很近,但是其实已经相当不错了。

    毕竟,这不是一人走。而是拉车。

    而且云南道路,也是相当有问题的。到处都是坡。想要做到这个程度,拉车的人要下苦力才行。

    不过,这个时代大多数百姓都是不怕吃苦的。

    这也是李辅叔不敢讲价格定得太贵的原因。

    他其实察觉到了。虞醒想要改善云南运输效率的问题。

    云南的交通不得到改善,会妨碍很多事情的。

    李裕孙还在犹豫。

    “你,可以先定一贯试试,卖不出了,再降价吗?”李辅叔说道:“你做生意,怎么这么死脑筋啊。”

    李裕孙从小读书,作为一个行政官员,各方面执行能力是相当可以的。在少府他并不负责技术方面的事情,这方面的事情,是虞醒直接负责的。他负责整个少府的管理,能将上上下下理顺,李裕孙的能力也是可以的。

    问题是,他真不会做买卖。

    毕竟他习惯了朝廷做事,岂能朝令夕改?

    “好吧。听你的。”

    “先给我来十来辆。”李辅叔一伸手,自然有仆人递上钱袋。

    对于李辅叔来说,钱袋死沉死沉的,他才懒得拿。

    从钱袋里数出十几枚银币。递给李裕孙。

    成为了少府第一个客户。

    ********

    昆明城外。

    谢枋得送虞醒离开。

    远远的看着虞醒的车队离开了他的视线。

    只剩下天边的一点,点缀远山之下。

    轻轻一叹,却将一阵风吹起一片叶子,从他眼前掠过,落入水中。

    “该动手了。”

    谢枋得虽然得到了虞醒的允许,但是一直在筹备,并没有动手。固然是因为,要将案子做足,做死。

    更是等虞醒离开。

    谢枋得与虞醒君臣之间,有自己的暗潮涌动,但是谢枋得对虞醒的忠诚,却是无可挑剔的。

    当然了,这种忠诚,并不是忠于虞醒个人,而是忠于抗元大业。而抗元大业系于虞醒一人之身。谢枋得自然要维护好虞醒的形象。

    掀起大案,这种大清洗。谢枋得也要与虞醒撇开关系。

    虞醒此刻南下,就正是时候。

    马车上。

    虞醒与李辅叔相对而坐。

    这马车是根据虞醒提供一系列技术加上工匠们精心制造出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