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郭守敬的智慧-《靖天下》


    第(3/3)页

    只要大炮轰,骑兵冲。

    汉人敢结阵而战,那就大炮轰。汉人不敢结阵而战,那就骑兵冲。骑兵对散乱的步卒,那是压倒性威力。

    “好。”阿术大声说道。他都有些失态了。说道:“陛下,臣以为郭守敬,有功于国家,要重赏,封侯。”

    蒙古人对技术非常敏感,而且工匠封侯,郭守敬也不是第一个。阿术既然出面了,下面更多人符合。

    忽必烈说道:“不错。郭卿,天下大才,国士无双。自然封赏。不过,我看那边还有一些东西,还是先看完再说吧。”

    “郭卿,让他们开开眼。”

    郭守敬说道:“是。”

    郭守敬立即让人将东西推了过来,撤下红布,一个三角架上面有一个大大的尖头铁桶。

    “这不就是一个大炮仗吗?”有人说道。

    郭守敬说道:“不错,这是臣在南宋火箭启发下造出来的。就是一个大炮仗,却不是一般的炮仗。”

    郭守敬亲自点火,“咻”的一声,火箭从铁架子上飞了出来,飞出里许,轰然爆炸。

    “这-----,能爆炸?”阿术也惊了。

    云南的火炮,用得都是实心弹,注意是开花弹技术上不保险,很容易炸膛。虞醒也没有时间磨技术,而且,在他看来,这些火炮都够用了。

    只是他却忘记了火箭这个技术路线。

    主要是后世各国都用得是火炮。至于火箭技术却是在二战前后发展出来的。

    从火炮使用来看,从最原始的管状喷射武器,到最先进的电磁炮,很明显的谱系清晰。一代接着一代。

    而火箭不一样了。古代其实大规模使用火箭,不管是宋元明清。但是现在近现代发展中,火箭发展有一个明显的断层,英国有一款特别康格列夫火箭,在鸦片战争还有登场。

    但是后来火炮发展迅猛,而火箭因为种种问题,难以解决。就退出了历史舞台,直到二战事情火箭炮,导弹的重新发现。

    虞醒下意识复制后世火炮的技术路线,现在死磕材料。却忘记了火箭这个路线。

    郭守敬却没有这个知见障。他既然受命制造火炮,他就将所有火药武器都研究一下,看到宋代的火箭,顿时觉得有搞头。才有而今这一款火箭。与古代火箭武器巅峰康格列夫火箭相比。或许还有差距。但是最少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更是各方面技术限制最少,不需要搞什么材料学。

    更多是设计方面的问题。

    即便郭守敬不懂什么空气力学,也能迅速将这一款武器推到他的极致威力,也就是康格列夫火箭的威力。

    “对,这是这款火箭最大好处,能够爆炸。不过,准头-----”郭守敬老老实实的说道:“有些不太理想。”

    其实火炮的准头也不太准,拿着指那打那,想都不要想了。最多能确定一定范围。而火箭就不行了。火箭受到装药,风向,风速影响特别大。

    这种人工装配火药的情况下,每一枚打出去是个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开战那天的风向,风速,也只有天知道了。

    郭守敬仅仅能保证,一个方向。不至于打到自己人身上。

    至于更多的就不好说了。

    “不过,这火箭造价便宜。很便宜的。”

    郭守敬连忙补救说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