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大炮轰-《靖天下》
第(2/3)页
用不了几个月,所有人都知道了。
一两年之后,整个征南军,就会更忠诚于太子真金。
这倒没什么。
但是太伤陛下之名了。
阿术跟了忽必烈大半辈子了。还是有感情的。决心给脱欢最好的安排。让他在战场上全程闭嘴。打赢了分安南的土地做为封地。让脱欢安安分分当镇南王便是了。
其他方面还行,但是打仗上,脱欢最好少说话,不说话。
脱欢不开口。是坚毅沉静。雅量非常。一开口,就让人想到黔之驴。
对于阿术来说,安南不是问题。
给领导带孩子是个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
元军有万人骑兵至。
安南军立即就发现了。
陈国峻二话不说,下令撤军。
他不担心鞑子骑兵多上一两万。而是担心鞑子大队人马就要到了。
他前后牵制了鞑子十几天的时间,这十几天的时间,不至于让江北全部撤走。但依旧是极限了。
正如阿术所言:“安南有几个十万大军?”
陈国峻不能将大军丢在这里。
这十几天时间,给升龙缓和的时间,让他们从慌乱中镇定下来。已经够了。
不过阵前撤军,也是非常难的事情。
特别是在鞑子眼皮底线撤军。
好在陈国峻在进攻的时候,就已经想到该如何撤退了。
大军分成数批,沿着白鹤江缓缓南下。第一批前线列阵而守,第二批绕过,在第一批身后数里处列阵坚守,第三批在第二批身后数里处,列阵坚守。
如是而已。
一日后撤不过十几里。
缓慢之极。
但是十分稳。
陈国峻心中暗道:“大军只要能撤过富良江,说不定能守住升龙城。”
只是,他以为坚若磐石的军阵,很快就要承受考验了。
********
李恒将郭守敬从后方叫过来。按理来说,九节炮的使用,军中已经训练了好多次了。郭守敬在与不在,都不影响才对。
这到底是第一次大规模使用。李恒还是心中没底。让郭守敬过来坐镇。真出现了什么问题,也能迅速处理。
李恒一声令下,数千骑兵呼啸而前,从安南步阵前面飞掠而过。无数根羽箭飞入安南军阵之中,安南一边接阵,举起盾牌格挡,后排弓箭手也纷纷抛射。
不过安南步卒中弓箭手比例不高。
这是安南的自然环境决定的。
倒是有一批标枪手。
标枪势大力沉。某些好手,能将鞑子骑兵连人带马钉死在地上。不过这样的大力士是少数的。大多少安南标枪,是打不到敌人。
“轰------”一声炮响。
却是安南火炮开火了。
经过上次大战中,陈国峻认识到了大炮的威力与局限。
因为火炮射程的问题,云南的火炮本质上是一种步兵伴随武器,并不具备覆盖整个战场的能力。即便火炮集中使用增加威力,也没有改变这个特点。
在大规模战事中,将火炮集中在中军,其实是没有什么用的。
火炮必须安置在前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