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呵呵,大雄你别谦虚,我和老李也就动动嘴皮子,实际操作中的困难不用说我们也能够想象得到。”刘洪昌笑呵呵道。 说话的功夫,三人来到刘洪昌的办公室坐下,槐花给三人倒了茶后退了出去。 何大雄沉吟道:“食品厂这块儿,我觉得瓜子花生等各种炒货也可以经营。” 刘洪昌颔首道:“这是自然,国外的进货渠道我也打通了,前期将会由我在港岛成立的一家食品公司供应面粉、花生、松子、开心果、腰果等各种坚果干货。” 虽说如今已经开放了,但大宗农产品依然还是在限量供应,比如高粱、大米、面粉等。 这也是为什么刘洪昌要舍近求远,从外边儿想办法的原因。 “不过,咱们也要想法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总不能把这钱一直让别人赚了。” 李经理赞同道:“这事儿我和大雄也商量过,以三年为期,三年后炒货利润可期,咱们就在全国范围内,选定建立一批供应基地。” 何大雄说:“实际上咱们只要给钱,有大把的人愿意和我们合作。” “这個倒不急,老李说的对,计划先备着,但要走一步看三步。”刘洪昌微笑道。 “对了,今年安排了多少大学生到咱们厂里?” 李经理啧了声,摇头道:“就五六个,还是我想方设法抢来的,你又不是不知道,这年代的大学生都是金疙瘩,还没毕业大都被各用人单位盯上了。” 何大雄笑呵呵道:“说起来,刘厂那边儿今年倒分了许多大学生去,是不是?” “嗯,三百多号人。”刘洪昌颔首笑道,“都是些高端人才,搞研究的,不过那些人咱们不用惦记了,他们都是以学习的名义去的,今后还会回国内作贡献。” “说白了,我在那边儿就只提供一个窝,一个平台,孵化出来的东西我能用,但孵蛋的鸡依然是由别人掌控着的。” 李经理点点头,说:“幸好咱们现在经营的事业,还不太需要多高端的人才,要不然发展就受到了限制了。” 刘洪昌深以为然,这也是为什么他不在国内搞多高端的东西,没办法,太缺少人才了。 …… 在工厂忙了大半天,到了下午,刘洪昌总算得了空。 于是往何贵香的学校打了个电话,和她约好见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