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针灸,推拿等等虽然也是治疗手段,但对于大部分的病症来说,中药永远是最为适宜的治疗方案。” 说着,苏正南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几种常见的中药名字。 “人参,性温,大补元气;黄连,性寒,清热燥湿……” 苏正南一边写着,一边讲道: “我想你们应该知道,每一种中药的药性都不一样,了解中药的药性我们才能根据患者的病情开方诊治。” “比如:治疗风寒感冒可以用麻黄、桂枝解表散寒;治疗肺热咳嗽,则可用桑叶、黄芩清肺泻火等等.....” “在了解药性的同时,我们需要在望、闻、问、切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理论仔细分析病症,如此才能够辨证施治。” “.......” 苏正南大致讲解了一下中药药性的辩证思维,并举例说明了如何根据病症选择合适的中药配方。 “中药方剂的组合犹如一场精密的音乐会,每一味药都是其中的一个音符,只有和谐搭配才能奏出治愈疾病的美妙乐章。” 苏正南笑着打了个比方。 这让学生们听得纷纷点头,大家对于中药药性和方剂的组合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叮铃铃!! 一堂课四十五分钟。 苏正南讲着讲着,下课铃声便又响了起来。 旋即,苏正南放下了手中的粉笔,笑着说道: “下课了,我就讲这些吧,希望大家不要仅限于中医理论上的知识,临床实践才是能够让大家医术进步最快的方法,我希望你们大家有空可以去中医门诊室多实习一下,这对你们来说是有好处的。” 说着,苏正南笑着朝最后一排坐着的二师兄莫朝阳眨巴眨巴眼睛,示意自己要下课了。 这时,一位学生举手问道:“苏老师,请问有没有什么推荐的中医书籍可以让我们进一步学习?” 苏正南笑了笑道:“其实中医的医书就那些,只是你们很多人没有看透而已。” “比如说:《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这些,你们确定自己是看熟并理解了吗?医术是治病救人的术道,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行,切不可盲目的自信和认为书上写的就全部正确。” “作为一名医者,你们需要有自己的经验和判断,不能完全照搬书上的内容。” 说完,苏正南转身便走出了教室,留下了一群若有所思的学生。 莫朝阳起身朝着同几位客座教授点了点头,然后紧跟着走了出去,拍了拍苏正南的肩膀道: “这课讲得不错,我就说小师弟你行的吧,你还非得在我面前藏拙。” “师兄你就别夸我了,我有几斤几两我自己还不知道吗?” 苏正南笑着摆了摆手,一脸谦虚道:“你都不知道我刚才讲那些的时候,心里紧张的都快出汗了,师兄你就别取笑我了。” “你看我像是在取笑你的样子吗?” 莫朝阳一脸认真的看着他,不由得轻叹了口气道: “其实师弟你讲的真的很不错,就算是让我来讲也未必能有你讲的好,看来老五说的没错,你在中医方面的造诣已经超过我们几个了。” 两人一边聊着,一边走出眼前的教学楼,朝着学校的操场方向走去。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