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某乃赵高,大长秋的一位门人,大长秋特意吩咐,请陶公留下一叙。” “留我?” 陶谦可是做个幽州刺史。 刺史是干什么的? 就是带天巡守,监督各地太守的。 说白了,就是做情报工作的。 回了帝都,就是议郎。 对朝廷的事也很上心。 自然知道赵高是谁? 英雄楼的主人。 司隶校尉王猛的座上宾。 世人皆知司隶校尉王猛,是大长秋曹昆举荐的。 从一介白身,一跃而起成为司隶校尉。 谁不眼红。 “不知大长秋有何事?” 陶谦觉得自己嗓子有些发干,问道:“在宴会上我已经回答过大长秋,我不认识刘备,只是听过有这么一个人。” “陶公,莫要误会。” 赵高道:“大长秋,另有他意。” 王猛的任务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 太平道起义被平定后,肯定会出任其他的官职。 比如尚书令。 司隶校尉就需要有人接任。 曹昆,被定性为文官。 司隶校尉不会让他出任。 曹昆今天突然看到陶谦,想到他做过幽州刺史。 还会成为徐州牧。 在做徐州牧的时候。 虽然没有主动出击,倒也是守城之辈。 过渡性人选。 总比找不到人强。 “什么?让我成为司隶校尉长史。” 陶谦惊讶的看着曹昆。 他不相信这话是从曹昆嘴里说出来的。 他怎么说也是议郎,放过幽州刺史。 千石的官,做了不少。 纵然做不了中两千石的官。 也得做比两千石吧! 你现在直接让我从国家的干吏,成为别人的属吏。 这就看你从官府辞职,然后给别人当幕僚一样? 我是你这我病吧! “不愿意?” “不是,大长秋,我,我今天酒有点多,所以我得好好的想一想。” 陶谦决定用拖字诀。 “不着急,慢慢想。” 曹昆看着陶谦道:“之所以先让你做长史,是想让你了解一下司隶校尉的运作,一旦景略继任,你就是继任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