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被刘恪有意放走的溃军,带着普里戈造反不成反被平的消息,回到了八打雁。 当罗舍王以及其手下的臣子,得知加派的五千将士,连通普里戈一同,全军覆没时。 无不是感到极度震惊。 就连提出诈反之计的绍古,整个人也懵逼了。 两个目的,达成了一半。 普里戈这个厨子政敌是消灭了。 但汉人的粮秣,没少上半点,反而更加占据了大义。 而他们吕宋这一方面,则是丢了六七千兵马。 吕宋君臣,还陷入了极其被动之中。 人家帮你平叛,你总得表示表示吧? 你不表示? 那你就是也想造反? 一时间,绍古的脑子,都有些混乱。 眼睛瞪得老大,嘴巴微张,手指轻轻颤抖。 这就是汉人的思维方式吗? 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你所觊觎的国家之中,有人要领着大量兵马叛乱,要投靠你。 都不要你动兵,也不要你冒着舆论压力,只需要出上一点粮秣,便能获得大量利益。 而你的做法,竟然是直接给人杀了。 不仅不合常理,手段更是极为恐怖,一出牌就是俩王炸。 先杀首领。 再堵着门杀叛军。 而且那些叛军溃军带回来的消息,是汉帝一个人,追着他们杀。 他们反击都反击不了。 人家整个儿金刚不坏,刀枪不入,喝着酒唱着曲儿,宴会都不带停的,就给他们一通乱杀,完全跟见了鬼似的。 尽管早就因为一些传言,而对汉帝的勇武,有了一定估计。 尽管这些溃军,可能是被杀得脑子都不太清晰了,言语过于夸张。 但终究还是吓呆了不少人。 以至于,满殿的吕宋大臣,互相看了眼,只能从彼此眼中,看到懵逼。 面容失去了往常的镇定,只剩下迷茫和担忧。 “如何会这样?马尼拉港的将士,怎么可能被一个人击溃?“ “你就是说他们遇上了地崩、海啸,全军覆没,也比这靠谱啊!” “简直不可思议,难道大汉真的如传闻中,那般强大吗?“ “殿下的决策,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普里戈怎么会造反?这之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议论声,都是颤抖的。 所有人都开始担心起,吕宋的安危,和自己的地位。 可他们找不到任何解决方案,更商讨不出下一步的应对措施。 甚至连汉人,到底想要干什么,都不明白。 海啸、地震后的惊恐、不得人心,以及汉人的强势,让他们无所适从。 “都滚出去!” 罗舍王咆哮一声,喝退众人。 这群人,个顶个的废物点心。 众人退下,罗舍王孤零零的坐在王座上,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放在膝盖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扶手。 脸上只有深深的忧虑。 忧虑渐渐转为了无奈。 他嘴角微微下沉,流露出一丝苦笑。 没办法,吕宋和大汉的差距,是摆在明面上的。 更何况,现在汉人还得到了贵族、百姓的双重支持。 也许早前想着对付汉人的时候,就已经酿成了大错。 人家远道而来,一手带着货物,另一手拿着的,是刀剑啊! 虽说汉人想要强行拿下整个吕宋,依然不占理,会遭到重重抵抗,很困难。 但想要自由自在展开贸易,已经是简简单单。 这时候,罗舍王最为难的,就是由溃兵一同送来,汉帝的又一封国书。 这封国书,不是预言吕宋又要地震,让他着实缓了口气。 再震上一震,他这罗舍王也别当了,直接让位,给汉帝兼任得了。 但也不太好相与。 汉帝在国书中言称,普里戈虽然叛乱,但在叛乱之前,曾做出许诺,将马尼拉港割让给大汉。 而那时候,普里戈并非是判将,那么这其中,是否有罗舍王本人的意思呢? 罗舍王当然不可能有这个意思。 不过国书中的暗示,很明显。 汉帝看上马尼拉港这块儿地了。 马尼拉港附近的土地肥沃,又正好是港口。 完全可以拿来,当做大汉的贸易基地,还能建造堡垒,当做前线。 罗舍王气不过,胸口都有些疼。 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字。 这笔和纸,还都是下面的人,从汉人手上采买,进献上来的。 “算了。” 他忽的将纸揉作一团,直接扔了。 随后泄出一口气,神情萎靡,随后又拿出一枚贝币。 罗舍王在贝币上,认真刻画着什么。 一连好几枚贝币落地,显得他对此并不满意。 似乎心中,也有些挣扎。 但他手上的动作,却没有慢上半分。 “殿下?” 绍古等了一会儿,特意求见。 可罗舍王还在那儿自顾自的写写画画,压根没有搭理他的意思。 绍古便直接劝谏道: “殿下,此时我们不应该和大汉为敌。” “既然汉帝,是以普里戈叛乱为由,将其所部人马擒下,说明并无想占领我吕宋之意。” “国书中,也只是对马尼拉港的归属,有所疑惑,加以询问。” 反现在已经无计可施。 绍古从原来的强硬,变成彻底看开,直接摆烂。 要是和大汉为敌,领兵和汉帝那种天神作战的,铁定是掌握着大量兵权的自己。 他又不傻,打又打不过,没必要为了罗舍王送死。 反正他是个做臣子的,抛弃了罗舍王,也是吕宋贵族。 用着瓷器,穿着丝绸,喝着茶叶。 再有余钱,去找大汉水师领养一只虎鲲,得吕宋府君保佑,难道不好吗? 与其对抗,与大汉合作,是更好的选择。 就是罗舍王可能不太情愿看到,吕宋处于被动地位。 而无限制的贸易,必然有大量黄金外流。 其背后的渤泥,很可能有意见。 不过还是那句话。 和他这个做臣子的,有什么关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