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身后跟着两个护卫。 她上前质问:“郭小姐,我自问没有对不起你的地方,你为何骗我?”害得她只能验身证明清白。 郭君柔不装了:“为何?那你要问陵王妃李沅!不是她,我不会沦落至此。” 李珞暗惊,这个时候还给她下套。 幸好她那个的好同窗跟她说过,李沅进宫做过昭仪。 她若接上郭君柔的话,那就完了!“陵王妃什么时候叫李沅了?我妹妹性格我最了解,她忠厚老实,你这么阴险,不坑她就算好了,把我也骗得团团转。真搞不懂,你诬陷崔大人与我,为何没有受惩罚。” 郭君柔也不懂。 但不管如何,李珞不可能住崔府了,她怀疑这个女人就是那个人记忆中的李沅,不知道为何也来了这里。 只要离皇帝近,皇帝早晚会发现两人相同之处。 说不定会留在身边。 这样一来,这个女人就不能和崔勉在一起了。 你们不是两情相悦? 那我就看着你们被拆散! …… 李珞眼看着对方被带走,在背后挥拳头。 回眸和崔勉视线对上,她笑了一下。 崔勉也勾勾唇。 眼神交流后,她走了。 回到住处,两个侍女问她要不要传膳。“有吃的就送来吧。” 吃饭的时候,外头谁喊道:“太后驾到,皇后娘娘驾到。” 李珞差点噎住,她一个借住的,竟然召来了太后和皇后。 她跟着宫女下跪迎接。 太后四十岁出头的样子,相貌中等偏上,眼神有些凌厉。 皇后二十岁上下,不能说花容月貌,但也是标致的美人。 一身贵气,仪态万千。 一看就是大门阀世家出来的女子。 和皇上很般配。 她笑盈盈道:“不用多礼,你就是圣上新安排进宫的姑娘啊,长得真好看。” 李珞起身:“皇后娘娘过誉。” 太后上下打量:“身形单薄,不好生养。” 李珞:“……”我又不跟你儿子,你管我好不好生养?她们是不是误会了啊? 她道:“民女也很想要前凸后翘。” 太后忍俊不禁:“你还挺有趣,多大了。” “回太后,二十了。” 太后皱眉摇头,皇帝的喜好她真搞不懂,她给他挑的皇后,德妃,一个端庄,一个灵秀。 都是漂亮的姑娘,且性子好不争宠。 他不照着她给的标准找。 弄这么个美艳的女子进宫,还这么大岁数。 看到这个女人,他就想起陵王的生母。 那女人也是美艳招摇,成日争宠勾得孝宗帝不问朝政,弄得后宫也乌烟瘴气。 皇后:“听你的口音,有点像南方来的,哪里人啊?” “回皇后娘娘,平遥的。原本民女住崔大人府里,圣上说民女是陵王妃的姐姐,住崔府名不正言不顺,是以安排民女进宫借住。”李珞趁机说借住的事。 太后和皇后面面相觑,后知后觉会错意。 皇后道:“你是陵王妃的姐姐啊,陵王来了信,王妃生了三胞胎。两位小公子,一位小公主,本宫都不敢相信,听闻双胞胎长得一样,三胞胎是否一样?” “每个都不一样。”李珞道。 提到小孩皇后话也多:“比较像谁?” “像王爷。”李珞据实回答。 …… 太后和皇后稍坐片刻离开。 李珞的饭菜也凉了,只得重新加热再吃。 饭后打算出门溜达,下雨了。 她准备梳洗睡觉,新地方翻来覆去睡不着,后半夜才有睡意。 也不知道是不是着凉了,第二天她鼻子不通气。 本来打算去看看太子和公主的,生病不敢乱转,窝在房里画画。 听宫人说,过几天皇太后生辰。 她打算送一幅贺寿图。 请宫人拿来笔墨纸砚和颜料,坐案子前绘画。 过晌后魏宏来了:“李姑娘,住得习惯吗?有缺的尽管和宫人说。” 李珞:“魏总管好。不太习惯,可否请总管大人和圣上说说,安排人送民女回崔府啊。” 住崔家她要自在得多。 他们家仆人大多年纪大些,看她像看小孩,会惯着她。 宫里的规矩实在太多了。 而且不自由。 最主要一个,她想和熟悉的人在一块儿。 “你一个姑娘住他府上不妥。等你你打算回平遥,圣上自会安排人送你回去。” 李珞无语了,她回平遥干啥?她忍不住道:“民女之所以来京都,目的是崔大人。” “崔大人?你对他有何目的?” 李珞:“……”真不懂假不懂?她干脆说明白些:“爱慕他,追着他,好不容易追到他府上,你们却要他送我进宫住。他当值的时候,我又不好打扰,他散值了,宫里头又不能留他,我从昨天到现在,就捞着看他一眼。” 魏宏:“……” 李珞拿下头上的金制钿花往他手里塞:“魏总管,帮民女向圣上说两句好话送民女回崔府吧。稍稍提示一下也行,昨儿民女便想与圣上明说,脸皮薄不好意思开口。” 魏宏心道,你这脸皮可不薄啊。 他不懂李珞的性子,没有收她的礼:“一句话又不是多大的事儿。” 李珞开心一笑:“魏总管您真是个大好人。”她送他一碟点心:“皇后娘娘送来的,味道特别好。”她都舍不得吃。 魏宏拿了两块,吃着走了。 但皇帝那,把李珞的话背了一遍。 皇帝却是想起了李沅,她脸皮就是这么厚。“召崔勉进来。” “是。”魏宏唤崔勉进屋。 崔勉行礼后。 皇帝道:“你多大了?” 崔勉:“臣十九了。” “也不小了,有没有心上人?”皇帝说。 崔勉垂眸:“是李姑娘。” 皇帝:“朕给你赐婚,你看如何?” 崔勉忙谢恩。 皇帝笑了笑:“正好国师在,朕让他合一下你们的八字。择良辰吉日成婚。” 崔勉自是感恩。但他并不知道李珞的八字。 皇帝让魏宏将李珞带过来。 李珞跟着进了书房,她见到了崔勉,浅浅一笑。 是不是要送她回崔府啊? 魏宏说皇帝要赐婚,她欣然接受。行了一个大礼:“谢圣恩。” “免礼。”皇帝说。 魏宏问她八字,她想了想,说了。 皇帝面色一变,连时辰都和李昭仪一样。这是巧合? 魏宏觉得莫名熟悉,忽然也是大惊:“这是你的八字?” “是啊,有什么不对吗?” 魏宏答道:“二十岁不该是这个八字,十六才是。” 李珞不太懂,以前听人家说生辰八字,她特地翻日历查看,上头就是这么写的。 要么就是她记错了。 她道:“民女愚笨,不太明白,父母给说的就是这个八字。” 魏宏笑了笑:“是这样啊,圣上你看?” 皇帝记下了两人的八字。“待朕召国师问问,都退下罢。” 李珞出门冲崔勉笑:“是不是会择日完婚?” 崔勉笑不出来,他怎么也想不到,她的八字会和李昭仪重合。岁数不一样,八字不可能重合才对。“嗯。” 李珞不好长时间跟他聊。“我先走了,有空聊。” 崔勉微微点头。 李珞回到住处继续绘画,天色渐渐暗了她才停笔。 吃过饭准备睡觉时,外头忽然传来一声圣上驾到,她心道,他来干什么? 她出门迎接:“见过圣上,想不到您会来。” “免礼了。不请朕进屋坐坐?” “请。”李珞说。 皇帝进屋落座后道:“听闻你在画画?” 李珞暗想,宫里的事他都知道啊。“宫人说太后生辰,民女借助在此,拿不出继续,想着送画表示心意。” “拿来看看?” 李珞拿画递给他。 皇帝低眸,仙桃仙鹤图。 以洋红泼写桃实,以花青藤黄写叶,浓墨勾筋。 她画画还挺不错。 草书写得也好。 是个才女。 他放下画:“你小楷写得应该也不错。再给太后抄一遍经罢。” 李珞:“……”哪有提这种要求的?但为了和崔勉的婚事顺利,她答应了。 皇帝走后,她让拿来祈福的经书,点灯开始抄。 抄了整整一天才抄完。睡觉时宫人偷偷将经书给皇帝送了过去。 皇帝翻开经书,对比着李沅写得农学笔记,找相同的笔划。 不能说一模一样,至少有九成相似。 魏宏看了半天说不出话:“这……这位李姑娘和李昭仪完全不一样,奴才觉得她个头比李昭仪高些,身形也不如李昭仪好看,这位姑娘瘦。” “不能长个儿么?拔高瘦是自然的。” “可她的表现不像认识咱们,她说自己二十了。” “兴许遭遇了什么事,失忆了。年纪不是由着身边的人说?”皇帝道。 魏宏:“圣上何意?难道要和崔大人说,李姑娘就是李昭仪?这……不好吧?崔家一门忠烈,传出去影响您的名声。”以前他怀疑陵王妃是李昭仪,但没有证据。 他认为陵王妃是李昭仪的可能性更大,毕竟两人是姐妹,陵王妃顶着姐姐的名号招摇撞骗不是不可能。 “又没有嫁给他。”皇帝说。 魏宏附和:“这倒也是,圣上如何打算?” “先观察观察。” …… 李珞画好了贺寿图,开始在宫里四处活动。 先去拜访皇后。 皇后正在和宫人一起哄小孩,四五个月的样子,哭的脸红脖子粗。 她要行礼时,皇后道:“不用多礼了。”她抱过孩子颠了颠:“这做了母亲啊,方知母亲不容易当。” 李珞赞同,她见孩子依然哭的厉害:“皇后娘娘,不如让民女试试?” “你?” 李珞点了一下头,她上前伸手接小孩。 皇后犹豫了一下给她。 李珞坐到软榻上,将孩子翻过来趴着,肚子靠自己腿上,孩子立马就不哭了。 皇后稀奇道:“你的法子真管用。” 李珞:“民女哥哥家的孩子和您的差不多大,跟着嫂子学的。” 孩子情绪稳定后,她将孩子放进摇篮里,陪着孩子玩,还让他喊姨姨。 小孩一双腿来回蹬,发出哼哼的声音。 皇后笑道:“瞧这小不点儿,还听懂了。” “人家只是小而已,其实什么都懂的。”李珞拿波浪鼓在他眼前晃,继而挡住他的视线在另一边摇,孩子会循着声音扭头。 皇后道:“本宫怎么就没想到这么陪他玩呢?” 李珞笑笑,孩子玩累睡着了,她才离开摇篮。“皇后娘娘,民女回去了。” 皇后也有些累了:“好,常来坐坐。” 李珞点头,离开皇后寝殿后,她又去了一趟花园。 昨儿晚上下雨,加之前段时间李雪未化,树枝结了一层雾凇,在阳光下闪着点点光芒。 她朝手心哈了口气。 伺候的宫人道:“姑娘,这里太冷了,咱们回去吧。” 李珞见她穿得不多,解下斗篷披她身上:“暖和了吗?陪我一会儿。” 她踩了踩池塘,结了厚厚的一层,她上去滑冰玩儿。 “姑娘,小心啊。” “没事的,冰很厚。”李珞溜了两圈回到宫人跟前:“你不玩吗?两个人手拉手才好玩。” “奴婢不敢。” 李珞没勉强,她自顾自玩耍,之前下雪她就想玩雪。 但那会子在驿站不方便。 “对了,你知道郭小姐被关在哪里吗?” 宫人摇头:“奴婢不认识您说的郭小姐。” 李珞:“你身边有没有认识的?你帮我打听打听好吗?” 宫人迟疑后点了一下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