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两口子有些日子没通话了,苏安瑛听着丈夫的声音,就觉得心里特别踏实。 “胜利他们发过来的最后一批货,今天刚到,我们几个刚把货收拾好。 这边几个客商等着要货呢,估计这批货有半个月就差不多处理完了。 过几天货都卖完,我们几个就回去,腊月十五之前应该没问题。” 苏安瑛知道家里惦记,不等许世彦问,先说道。 “这几天,可能是行情又涨了不少,那些客商都急着要货,价钱也比之前又高了点儿。 我觉得,今年真的是来对了,这一回,咱能多挣不老少钱呢。” 生意好,苏安瑛也特别高兴,少不得要跟自家男人报喜。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苏安瑛等人真的是吃到了红利。 今年他们一共往这边发货七八万斤,到目前为止,也就剩最后一批刚到的货还没卖了。 那天苏安瑛和季玉凤拢了一下账目,今年别的都不算,只是往羊城倒腾的货,挣六七百万跟玩儿一样。 所以说,手里有本钱,又赶上了好机会,挣钱真的不难。 许世彦在电话里,听着媳妇那有点儿骄傲又有点儿兴奋的叙述,心里也跟着高兴。 好啊,他们两口子,为了这个家,为了身边的人,都在努力拼搏,学习成长。 “媳妇,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林书记调到市里,我成参场一把手了。 而且,我们参场,现在也不叫参场了,叫东方参业公司,归市里管辖。 小历他爹,现在是参场的场长,老戴是饮料厂厂长,立民调综合厂当厂长了,小历现在是销售科科长。” 林启越调动,上级没安排其他人过来,那场子内部肯定有人事变动。 这些也不是许世彦一个人说的算,都是场子各级领导干部开会,一起定的。 重要岗位,肯定得安排信得过的人。 大家都在一起工作这些年了,彼此熟悉也有默契,挺好的。 “真的?哎呀,那可太好了。 那啥,林书记啥时候去市里工作啊?找个机会,你想着请人家吃顿饭啊。” 苏安瑛也挺高兴,不忘了提醒许世彦,人调走了不要紧,关系还得照样儿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