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嗯呢,三姨这手艺老好了,做啥饭都好吃。” 那边,杨皓宇和许海源兄妹三个,也都点头夸赞。 “嗯,好吃就多吃点儿,你们想吃啥,跟三姨说,三姨都给你们做。” 苏安珍被哄得嘴都合不上了。 “你们两个,就知道吃,一句好话都没有。 我成天给你们做饭,也没见你们夸一句。你们咋就不知道跟表哥表弟多学学呢?” 苏安珍扭头看见自家那俩儿子,正一声不吭闷头吃面条。 苏安珍一下子火气就上来了,逮着儿子就训。 南晓明、南晓亮俩人一下就懵了,不是说吃饭的时候少说话么? 他俩老老实实吃饭,一句废话也没说,老妈咋生气了?他们这是招谁惹谁了? “你看你,干嘛呢? 晓明、晓亮俩人成天吃你做的饭,都习惯了,那也不能天天吃饭都夸吧?” 南振东一看,赶紧给儿子解围。 “你俩也是,就知道闷头吃,你妈忙活了一中午,你俩好歹也说句话啊。” 男人不容易,要护着孩子,还得顾及媳妇的感受,一旦没掌握好平衡,媳妇就会炸锅儿。 好歹,今天苏安珍倒是没炸锅,只是瞪了儿子两眼。 “我算是看出来了,成天伺候你们,也落不着好儿。” 南晓明赶紧往妈妈碗里夹了些菜码儿,再添点儿酱。 “妈,主要是面太好吃了,我俩光顾得吃,没来得及说呢。” 好歹这娃还不算笨,反应过来了,赶紧哄。 那边南晓亮反应慢了一拍儿,这时也回过味儿来。 “对,对,面可好吃了,妈妈辛苦。” 丈夫儿子都哄,苏安珍要是再生气那就不像话了,于是抿着嘴点点头。 “行了,快吃吧,吃完饭你们先歇会儿,这时候天气太热了别出去玩。 等着傍晚稍微凉快点儿了,你俩带着你表哥表姐他们,在周围转转玩会儿。” “还别说,你们今年来的挺是时候。 我听人家说,往年六月里温度就挺高了,有时候都三十五六度或者更高。 今年到现在,气温一直没到最高呢,当地老人都说,今年这天气就算舒服的了。” 苏安珍一边吃着饭,一边跟苏安瑛聊天。 “明早晨你和姐夫带着孩子,去广场看看升国旗,上午再去转一转故宫。 也别管能不能逛完,中午就赶紧回来。 下午在家睡个午觉,傍晚出门溜达溜达挺好的。 反正就是一早一晚出去,别赶着大中午头的在外面就行。” 苏安珍毕竟是在这边生活了大半年,多少对首都的气候了解点儿,就给苏安瑛他们出主意。 难得来一回首都嘛,别的不说,升国旗、逛故宫、爬长城,这是必须的。 “嗯,行,都听你的。”妹妹是一番好意,苏安瑛自然领情。 一家人说说笑笑吃完了饭,苏安珍不放心店里,就要回去看一看。 许世彦夫妻一琢磨,那他们也过去瞧瞧吧。 于是留孩子们在家,叮嘱了他们别满哪乱跑,在家里带着休息,等着傍晚天没那么热了再出去。 南晓明、南晓亮俩人也留在了这边,几个孩子或是在屋里看电视,或是去院子的阴凉处玩。 这处院子小,院里也没栽啥树。 孩子们能玩的也就是在地上画格子,或者弹溜溜,或者抓瓦片儿之类。 许海源是看不上这类活动的,倒是许海清跟南家两兄弟,玩的挺高兴。 珍草堂那处铺子在DC区外围,论起来,地理位置比不上许家那处小院。 当然,对许世彦来说,能在首都二环内置办下好几处房产,已经是很满足了。 这要是搁三十年后,可能花再多钱也买不着。 许世彦两口子在铺子这头呆了挺长时间。 大夏天的,原以为很多人都不乐意出来,估计铺子的生意一般。 没想到一下午的工夫,铺子这边进账不少。 当然,主要还是吉盛源的保健品占大头,其他东北特产少一些。 吉盛源的保健品如今可以说是在全国各地都挺出名,获得了消费者的一致认可。 夏天保健品销售不像冬天那么火爆,即便如此,店里的营业额也不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