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清晨。 马路上,人来人往。 上学的学生,上班的工人,向不同的方向涌去。 江平安推着自行车,和易中海等人一路,前往轧钢厂。 正说着话,后边儿傻柱追上来,对江平安道: “江平安,你有自行车不骑,要不给我骑走?” “傻柱,你小子脸不大,脸皮倒有城墙倒拐那么厚!”江平安笑骂道。 顿了顿,他又问:“傻柱,听雨水说,你现在天天给她送饭吃?” “是有这事儿,她学校的饭菜没油水,我不得多花些心思?”何雨柱点头道。 江平安笑道:“那你这哥哥当得还算称职,多给雨水弄些好吃的,她太瘦了。” “这个不用你说,我自己的妹妹,知道该怎么照顾。”何雨柱瘪嘴道。 江平安笑了笑,回头跟易中海道: “李副厂长手里还有一张自行车票,我有心弄到手。” “现在这辆车,虽然能随时用,可到底不是自己的。” “这平白无故的,怕是不好弄到自行车票吧?”易中海惊讶道。 江平安嘿嘿直笑,意味深长道:“我自有法子,从他那儿把票弄来。” 顿了顿,他继续道:“不过到时候,少不得又要一大爷鼎力支持了。” “你直管去弄,只要票到手,需要多少钱,我借你。”易中海满口答应。 院儿里多一辆自行车,不光江平安方便,邻居有什么急事儿,也跟着方便。 像谁家小孩儿高烧感冒什么的,就是急人,有自行车相送,就方便许多。 江平安感谢道:“那就多谢一大爷了。” “这事儿不先跟你说好,我都不敢去要,怕票到手了,没钱买车。” 何雨柱疑惑道:“江平安,你准备用什么法子,从李副厂长那儿把票要来?” “喊你傻柱,你还真的傻。”边上的许大茂搭话道。 “人江平安的法子,肯定不会告诉你,要不然别人把票要走了,怎么办?” 何雨柱瞪眼道:“许大茂,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许大茂怕何雨柱打他,连忙推着车跑到江平安那边儿去了。 刘海中开口道:“傻柱,大茂说的也没错,不是什么事儿都能寻根究底的。” “行吧,我不问总行了吧!”何雨柱瘪瘪嘴,当先一步加快速度走了。 易中海笑了笑,问江平安道: “平安,下月中旬要去东北的事儿,定了吗?” “已经定了,还在调配人手,这次去的人有些多。”江平安点头道。 “这次不但咱们总厂要派人去,下属单位也会派人一起去。” 易中海颔首道:“东北啊,那可是工业基地,有好多大厂呢!” “对了一大爷,我倒是还有件私事儿跟你商量。”江平安道。 易中海点头微笑道:“说吧,是不是出差需要借钱?” “呃,那倒不是。”江平安摇摇头,沉吟道:“是我想把房子修修。” “你也知道,我那房子虽然还算结实,却也破旧不堪。” “我想趁着出差的这段时间,请人好好修缮一番。” “这事儿吧,少不得找一大爷借些钱,请工人,买材料。” “另外,我出差后,也少不得一大爷和一大妈帮我盯着点儿。” 易中海苦笑道:“我就知道,你一开口准没好事儿。” “我这既要出钱,还要出力,没你这样折腾人的。” 江平安嘿嘿直笑,道:“我在院儿里,不是跟一大爷和一大妈亲近么?” “有什么事儿请你们帮忙,我才放心啊!” 易中海欣慰的点点头,说: “也罢,你求都求我头上来了,自然要全力帮你。” “需要我帮忙请工人和买材料么?” 江平安摇头道:“这事儿还不急。” “等我离开前,咱们抽点儿时间,把那房子好好规划一番,再作计较。” 易中海点头道:“也好,反正还有半个多月,时间还宽裕。” 这时,许大茂插话道:“江平安,把我家带上,顺便也修缮一下。” “刚好娥子也要回娘家呆一段时间,我到时候回老家住去。” “这事儿我老早就有意了,却一直不得机会,干脆咱们一块儿办了。” 江平安知道娄晓娥回娘家,是要去东北,于是点头道: “行,等规划的时候,我会叫上你。” 一行人说说笑笑,来到轧钢厂分开。 江平安先是找到陈主任,开了个条,然后去财务取了些钱和票带上。 从财务科出来,在楼梯口迎面碰到李副厂长。 “平安啊,今儿要下乡去?”李副厂长笑眯眯问道。 江平安点头道:“是啊,马上就走,刚去财务领了些钱票。” “好,辛苦了,用心些,多寻摸点儿东西回来。”李副厂长叮嘱道。 顿了顿,他继续道:“还有啊,我那自行车票,已经备好了,就等你来拿呢!” 江平安笑了笑,凑上前,压低声音道: “已经有信儿了,这次能弄到三粒,现在还在提炼制作。” “等我从乡下回来,就过去取来,保证不让厂长失望。” 李副厂长满意点头道:“不错,平安同志的战斗力,从来没让人失望过!” “我等你凯旋归来,事情办好了,不但票给你,你嫂嫂还请你吃饭!” “给我向嫂嫂带好,这饭我肯定要吃到。”江平安拍着胸膛道。 李副厂长这条线肯定要搭上,今后少不了借助,虚与委蛇是免不了的。 他那媳妇儿听说娘家背景很深,江平安还想找她弄几条特供华子抽抽。 同时,江平安也想通过神龙丹,将李副厂长的钱,变成自己的钱。 至于陈主任那里,以后肯定要多劝他悠着点儿。 免得为了一时舒服,以后喝北风。 和李副厂长告辞后,江平安也没再停留。 一熘烟骑着自行车,就出了轧钢厂。 没急着去乡下。 这段时间,他东挪西凑,总算凑够了一百斤食盐盐票。 这也就他人脉广,换一般人这会儿还真弄不到这么多盐票。 要趁早买回来,到了乡下后,炒菜腌肉都需要。 需要说的是,往些年食盐是不限量的,敞开供应。 但在这几年困难时期内,因为各种原因,京城这边的食盐供应也跟着紧张。 所以现在就算买食盐,也是要票的。 城市户口,食盐每户每月凭证供应一市斤。 大粒粗盐或精盐二选一,超过十口的大户增加半斤。 很快,一百斤盐到手,江平安直奔乡下而去。 ———————————— 南台公社,九香村。 也就是贾家的老家。 江平安没有急着去梁家村,从城里出来后,就直接来了这里。 他今儿过来,主要是为了买蜜蜂。 上次他过来,其实也是为了买蜜蜂,可养蜂的人不在。 听说是家里有人生病了,在公社医院治病,全家人都过去照顾了。 买蜜蜂也不着急,所以江平安当时就决定,这次过来再买。 这次过来,养蜂那家人都在。 买的过程也很顺利,付了钱和粮票,江平安轻而易举就得了两箱蜜蜂。 将两箱蜜蜂分别放在两个箩筐里,江平安骑着自行车往村外走。 到了一个偏僻背人的角落,就将蜜蜂都放到空间里去。 果树林场,种植场,蜜蜂一进空间,便全都从蜂箱中涌了出来。 江平安观察了几分钟后,见蜜蜂能适应空间里的气候,便放心了。 想了想,他等了半个小时,又回去买了八个蜂箱。 到时候分蜂后,空间里有总得有十箱蜜蜂,所产的蜂蜜就足够用了。 事情办妥,江平安一脸轻松的前往梁家村。 梁家村,江平安家,厨房里。 秦淮茹和秦京茹两人正围着火堆闲聊。 秦京茹担忧道:“姐,平安哥这次为何这么久还没下乡?是出了什么事吗?” “别担心,应该是有什么事儿耽搁了。”秦淮茹宽解道。 她抱着小当,小心翼翼的喂小当米湖湖。 江平安这段时间没下乡,秦淮茹也趁机把小当的奶断了。 “那就好,希望他平平安安的。”秦京茹祈祷道。 回过神来后,她又问:“姐,你没几天就要回去了吧?” “嗯,再有三四天就要关饷了,到时候提前回去。”秦淮茹颔首道。 虽然呆在乡下有吃有喝,可她终究心忧棒梗,恨不能厂里早些关饷。 她还不知道,贾张氏和棒梗已经回去了。 秦京茹:“你会跟平安哥一块儿回去吗?” 秦淮茹想了想,摇头道:“不能一起回去。” “我那婆婆和你表姐夫,把我看得极紧,不允许我跟别的男人说话。” 说到这里,她又笑了笑,继续道: “呵呵,他们对平安倒是挺放心的。” “不过就算他们放心,我也要避讳一些。” “平安哥名声好,他们自然放心喽。”秦京茹理所当然道。 秦淮茹暗自瘪瘪嘴,她以前也以为江平安是个老实厚道的。 现在却知道这家伙就是一个披着羊皮的狼,吃人不吐骨头的那种坏坯子。 正说着话,外边儿传来动静。 秦京茹心里一喜,刷地跑了出去。 “平安哥,果然是你,你终于来了!”秦京茹喜笑颜开道,开兴极了。 江平安笑呵呵道:“这几天厂里组织学习,所以就晚下乡了几天。” 他推着自行车往堂屋里走,边走边问:“这边儿没什么事儿吧?” “没事儿,好着呢,有吃有喝,比什么时候都好!”秦京茹笑嘻嘻道。 这时秦淮茹抱着小当出来,面露微笑,眸中春波婉转。 “来啦?京茹刚才还念叨你呢!” 江平安点点头,正要说话,秦京茹就跑上前,滴熘熘原地转了几转,道: “平哥你看,我现在的气色是不是要好多了?” 江平安上下打量她几眼,点头赞道: “不错,皮肤白里透红,有了光泽。” “脸蛋儿似乎圆润了些,身上应该长了些肉吧?” “嘻嘻,还多亏平安哥带了那么多猪油回来。”秦京茹笑嘻嘻道。 “哪怕是吃窝窝头,炒菜的时候多放点儿油水,吃起来也不一样。” 江平安将车停好,诧异道:“我带下乡的白面和大米,你们都没吃?” “白面没吃,大米倒是磨了些粉,让小当吃了些。”秦淮茹接话道。 江平安看了一眼小当,惊讶道:“这几天就断奶了?” “该断了,她快满周岁了,再不断奶,就有些不像话了。”秦淮茹点头道。 江平安点点头,也不劝说,上次秦淮茹跟他提了一嘴,他还以为是说着玩的。 反正不是自己的孩子,没什么好关心的。 “行吧,京茹帮我打盆热水来,我先洗把脸。”江平安微笑道。 秦京茹甜甜一笑,连忙去厨房打热水去了。 秦淮茹凑上前来,小声问道:“关饷前回去?” “恩,关饷前一天回去。”江平安颔首道。 秦淮茹抿了抿嘴,说:“那我这几天好好伺候你,回去就没那么方便了。” 江平安点点头,眉开眼笑。 这会儿他倒不急着跟秦淮茹说,贾张氏和棒梗回城了。 很快,秦京茹打了热水过来,江平安舒舒服服的洗了把脸。 “冬天骑自行车,尽吹风了,应该很冷吧?”秦京茹关心道。 江平安笑道:“好多人想骑还没得骑呢,冷点儿倒无所谓。” 三人回到厨房火堆前坐下说话。 秦淮茹问道:“院儿里有许多人已经断粮了吧?” “嗯,昨个放假,院儿里就有好几户人没开火。”江平安点头道。 秦淮茹叹了口气,庆幸道: “幸好我到你这儿来了,要不然还不知道怎么办!” “活人总归不会叫尿憋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