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边儿的秦京茹也眉开眼笑,端茶递水,招呼客人。 自家男人一回来,乡亲们就过来凑热闹,这是名望,也是群众基础。 喧闹一阵后,江平安迈步走到梁老三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平安,你是干部,跟大伙儿说说,现在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有人高声询问,这也是大伙儿都想知道的。 不是群众不努力,实在是现在努力了,日子也过的艰难。 有点儿一眼望不头的感觉,让人绝望。 梁老三也附和道:「平安,你就说说吧,总要给人一点儿希望不是?」…. 江平安笑了笑,沉吟道:「明后年吧,日子就会好过些了。」 「今年呢?」梁老三皱眉道。 江平安叹了口气,说:「今年都过半了,现在是什么年景,大伙儿也知道。」 「入冬之前,都想方设法的多储存粮食吧,粮食多备些,总归没有坏处!」 「平安倒是跟我们说了句实话。」有人开口道。 江平安寻声望去,原来是秦家 村生产队的副队长。 只听他道:「去年咱们以为日子会好过些,有点儿存粮就可劲儿吃了。」 「到了年底,家家户户都要靠救济粮活命!」 「今年都勤快些,把那些山坡空地上,全种上土豆玉米。」 「不管收成如何,总归会有。」 「粮食收回来后,别浪费,多余的就放在地窖里存着。」 「有红薯的,也别嫌弃,真饿肚子的时候,那是好玩意儿,顶饿!」 「什么山药啊,芋头啊之类的,只要能吃,都往家里搬。」 「说白了,咱们这是跟老天爷抢饭碗,要想活命,就别偷懒。」 虽然现在是集体生产经营,但生产队对小组的土地仍有支配权。 可以根据人口增长情况和分布情况对小组土地作小范围的调整。 小组规模上,每个生产队按照农户自愿的原则被拆分为三到五个小组。 人口密度较大的粮食生产区约为五到八户即二三十人的规模。 江平安点头笑道:「这话在理,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了。」 「咱们京城这片儿,相比其他省份,其实日子好过多了。」 「大伙儿也不能光等着救济粮,自识其力,多想办法才是正经。」 梁老三颔首道:「确实,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只有自己最可靠。」 「咱们今年不想饿肚子,不能看老天爷,也不能看上级,自己也要努力。」 集体经营就是这点儿不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