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陷入沼泽-《一地鸡毛的美好》
第(2/3)页
兰馨头疼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她知道米粟的自尊心被伤害了,现在无论她说什么,米粟都不会听的,只能先让董永下车,把两个人暂时分开,等两个人都冷静了再说。
“停车吧。”她无奈地冲王启明说道。
王启明见兰馨发话了,就把车靠边停了下来,董永黑着脸推门下了车,猛地把门摔上,头也不回地走了。
米粟气得手脚冰凉,她看都没看离开的董永一眼,催促王启明开车。
“先送我去上班吧,我就请了一个小时的假,这都超时了。”兰馨轻声说道。
车停在了司法局的门口,兰馨下了车,然后拉开车的后门,对米粟说道:“下来,跟我走。”
米粟见兰馨板着脸,而她自己也没有心思再去找安全,只好磨磨蹭蹭地下了车。
“你下班的时候来接我们,走吧。”兰馨冲王启明摆了摆手。
王启明点点头开车走了,没有像以往一样贫两句嘴才走。
米粟跟着兰馨来到了办公室。
“你坐到沙发上看报纸,喝茶,等我把手头的事情处理完了,再说事。”兰馨说着把自己的保温水杯放到了米粟的面前。
米粟也不说话,她坐到沙发上,拿起茶几上放的《春城日报》翻看起来。
她的目光停留在一行题目上,《蒙氏饮鸩止渴,谁之过?》。
记者的言辞很犀利,文章指出蒙氏集资的背后另有隐情,并且提到蒙氏家族的一些人为了谋取私利,不惜在社会上吸纳闲散资金,承若百姓的利息超出了央行的基准利息,然后自己再加上一个百分点转身借给蒙氏,从中赚取差额利息,日积月累,数目之可观令人咂舌。
这些年蒙氏确实靠着这些民间资金发展的很快,但是长期使用高额的利息,也让看似光鲜亮丽的地产大亨游走在崩溃的边缘,所赚的利润全部进了操纵资本的蒙氏后人手里。这种饮鸩止渴的办法,使得蒙氏逐渐债台高筑,溃败是必然的。
网上频频爆料蒙氏继承人之间的内讧,提前让蒙氏闹剧画上了句号,让更多的百姓不再继续上当,不得不说这是家族式企业的一种悲哀
文章还提到蒙长庆从接手蒙氏集团以来,每天都在疲于奔命,拆东墙补西墙,为了还债,把自己的资产全部抵押了出去,但杯水车薪,根本挽救不了蒙氏走向灭亡的脚步。
文章占了报纸大半张篇幅,甚至矛头直指蒙天龙才是背后的策划者,说他捞足了钱,却把锅甩给了蒙长庆,说莫奈园就是最好的证据等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