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席棚收良将-《铜驼烟雨》


    第(2/3)页

    “大将军,谢艾失礼了。”

    听到李峻的问话,谢艾从沉醉中反应了过来,尴尬地笑了一下,却也是将李峻递来的茶罐搂在了怀中。

    “凉州,本就不是上古部族的发源之所,从古至今都是华夷交界的蛮荒之地。”

    “如今,天下大乱,凉州之乱亦不可避免,实则是因为中原王室业已凋零,河西汉人的心已然离析涣奔。”

    谢艾感慨地苦笑道:“张氏主凉州数十载,有他们的能力在其中,却也和中原王室未衰不无关系,天子诏才是汉人公认的法统。”

    李峻点了点头,笑了笑,端起茶盏饮了一口。

    “大将军,张氏一族的消亡或许是个偶然,我却认为是个必然。另外,属下一直认为凉州并非是朝廷的凉州,也并非为张家所有,实则是门阀世家的凉州啊!”

    谢艾喝了一口茶水,继续道:“正因如此,若是有人想要在凉州称帝,必然会打破世家大族间的平衡,称帝之人也便会失去其他家族的支持,更会被围而攻之,张家也正是亡于此。”

    李峻略做思忖,问道:“你的意思...是说执掌凉州之人仅可为臣,不可为君?”

    谢艾点头道:“大将军所言极是,凉州为君者,必将死于内乱之中。”

    “好...你说说凉州该如何治理呢?”

    李峻并非是想要考校谢艾,他一直都在思虑凉州的未来,希望能找出一个更妥当的方略,处理好这边的势力纷争。

    另外,李峻也不希望以后的凉州有人称帝,既然谢艾如此分析,倒也是正合了他的心意。

    谢艾思忖了一会儿,将白羽扇拿在手中轻扇了几下,继而又觉得有些不妥,刚想要放到桌面上,却见李峻笑着摆手,示意他不必拘束。

    “属下以为,凉州对内要广收流民与汉遗民,增加汉人的数量,而且还要大兴儒学,传承汉家文化,让诗书衣冠不沦亡于胡尘之中。”

    “同时,州府也要极力压制那些门阀世家,弱化他们的权势,减少世族对军政的干涉。”

    谢艾将白羽扇停在胸前,望向李峻:“对外,州府则要用强,绝不能让凉州境内外的胡夷联合,但凡有此图谋,州府便要将其镇压打散,甚至要杀光他们。”

    谢艾所说的这一番话,李峻深表赞同。

    凉州所处的位置,恰好是漠北与塞外的胡夷进入中原的通道,如果有人掌控了河西走廊、藏地以及西域这三地,待其势力强大后,势必会对中原形成乌云压顶之势。

    正因如此,大汉帝国为了消除这一隐患,武帝才会对漠北的匈奴持续用兵,并彻底占据了河西走廊这一军事要地。

    “另外,属下还认为,以后的凉州军应该亦军亦民,更要学会亦农亦牧,如此才能保障军需不缺,也能屯民于边境之地,防范胡民对我疆域的蚕食。”

    谢艾说罢,自斟了茶水,一饮而尽。

    治理凉州的方略,谢艾早就思虑良久。

    他虽然提及凉州不出帝王,却并非是在说李峻,只是在阐明凉州内部势力的复杂。

    因为,他清楚李峻根本不会跑到凉州来称帝。

    至于李峻会不会称帝,谢艾不愿去猜测,既定的未来还有什么可猜测的呢?

    “哈哈...”李峻笑着点头道:“谢艾,你喝了我的茶,也说了我想听的话,很好,不虚此行呀!”

    说着,李峻收起了笑容,问道:“谢艾,我若让你出兵西海,平定北羌的叛乱,砍了姜聪的脑袋,让吐谷浑那个十龄童臣服西府,你需要多少兵马?”

    李峻早就猜透了谢艾的心思,他并非是在与谢艾作商议,而是在命令,让他自己做出最后的选择。

    另外,李峻需要谢艾领兵投奔西府。

    这不仅是因为谢艾的才能,更多的则是他的投奔会起到示范效应,让其他的凉州军看到另一个出路。

    听到李峻的话,谢艾先是一怔。

    继而,他起身拱手道:“大将军,属下有七百凉州骑兵,两千步卒,您只需再给我一千...不,给属下五百西府军骑便可,属下必当提姜聪的人头来见大将军。”

    话已至此,谢艾的所求已经达到,也便没有必要再做哑谜,直接表明了心迹。

    “五百西府军骑?太少啦!”

    李峻笑着摇了摇头,对着李秀道:“夫人,你那四千靖远军借二郎一用,可好?”

    李秀笑着蹙眉,却也是点了一下头。

    “谢艾,城外四千靖远军骑皆是我的近卫,我都借给你,随你一同入西海。”

    李峻指着站立一旁的范越,继续道:“他叫范越,是成都范神仙的长孙,会随你一同前往,听你号令。”

    说着,李峻对范越道:“你阿姐天天让我护着你,就怕你出事,可若不让你出去领兵迎敌,以后如何作将军?此番跟着谢主簿去西海,你莫要丢了范家和西府的脸面!记住了吗?”

    其实,李峻的确是在给范越历练的机会,同时也向谢艾表明了范越的身份,他还是希望谢艾能照顾好自己这个莽撞的小舅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