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局势-《宋胆》


    第(1/3)页

    能不能打?

    这既是一个问题,也可以说不是问题。

    真金父子一文一武,绝非等闲之辈。既非莽撞愚勇之辈,更不缺少背水一战的勇气。

    孛儿只斤家族五代人杰,横扫欧亚凭借的不是运气,而是实力。

    能不能打?要打到什么程度?那要看父子二人对新都城的重视程度如何,愿意不愿意为此付出代价。

    而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温尼伯湖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乃北扶桑之咽喉要冲。

    这一点,无论是真金、那海,还是大宋,都看的真切,否则也不会有今日的局面了。

    所以,不到万不得以,大元不可能把这里让给大宋。

    可以说,谁在这里站稳了脚跟,谁就占得了先机。

    这一仗,要打!

    父子二人几乎没有任何交流,便已经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

    而正在此时,帐外,南哥儿冲了进来。

    “父王!三哥!宋人就要打过来了,你们莫要惊慌!!”

    南哥儿满眼急切,不无担忧,一双灵动的眸子颇有几分阴郁。

    毕竟是女孩子,年纪又不大,得知大宋携八十万大军杀来的消息,还是稳不住阵脚。

    所以她跑来了,担心父亲和兄长也慌了心神。

    毕竟八十万啊!

    这个消息太过震撼,不但说明大宋的实力已然今非夕比,南哥儿还想到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那就是:

    以往大元从宋廷得到的情报有着很大的谬误,甚至是错的离谱。

    想来父亲和兄长定是惊惧,便急急忙忙的跑来了。

    “大战当前,咱们一定要稳住!”

    此言一出,真金和铁穆耳看着认真无比的南哥儿,却是笑了,笑的很是开怀。

    也不多言,更不驱赶南哥儿,二人簇首于山河图前,低声讨论。

    南哥儿在一旁看着,不敢掺言,心中却是安定不少,至少二人比自己想象的要稳重得多。

    讨论持续甚久,其间还把三军将领分批传入,了解各处细节,包括那海的将领。

    直到夜入三更方有定计,而南哥儿为二人准备的餐食早已经凉透。

    “不是不能打!”铁穆耳悠悠开口,下了结论,“虽说艰难,但宋人也非不可战胜。”

    “他们最大的问题便是,主力悍勇之卒只有十万余,其他皆为土人游勇。若能分而决之,守下新都也非难事。”

    铁穆耳虽然也年轻,但尤善军阵。又是忽必烈从小一手调教,已经看出大宋的弱点。

    八十万大军看似浩荡,但主力太少,只十万多人。说白了,要是把那海的残兵也算上,还不如大元实力雄厚。

    但是,问题也不是没有,就是那海的十万残兵。

    那海虽然表明了态度,可那毕竟是钦察和察合台两汗的亲军,元朝想如臂使指一般任意驱使,不太容易。想让他们像大元勇士一般悍不畏死,更不容易。

    铁穆耳抬头看着亲爹,“问题就在于,能不能尽可能的利用好钦察联军。”

    对面的真金皱眉想了想,泰然道:“好办!想办法让宋人分兵,那是你的事,十万钦察联军就交给为父。”

    军中的事儿,铁穆耳比真金有发言权。可是玩弄人心,聚拢士气,真金却是有他的长处。

    一直静静看着的南哥儿突兀出声,“父亲和兄长别忘了,还有女儿呢!”

    二人一愣,偏头看向南哥儿,“你?”

    “对呀!”南哥儿前起胸脯,一脸傲然,“别忘了,女儿也姓孛儿只斤!”

    孛儿只斤家族,无论男女,都是好样的!

    .....

    ——————————

    两日之后,赵维引大宋雄狮终于进入温尼伯湖区域,于新都城址以南三十里扎营。

    出于直觉,赵维并没有一鼓作气的直攻新都城元营,而是将八方情报做一个汇总,稳中求胜。

    而在赵孟禧的运作之下,各方面的信息尽数汇聚,还真就读出些不一样的味道来。

    就在大宋行军的两天之中,元军之中动作不少,而且都是大消息,由不得人不重视。

    第一个消息就是,那海入营便被真金识破,如今已经成了阶下囚。

    “真娘贼!”气的江钲暴粗话,“鞑子果然靠不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