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抉择-《嫡女为后:世子爷太难了》


    第(2/3)页

    再过两天,就到了翊王爷要登基的日子,韩清终于发现不对劲儿了,因为没有人来给她量衣服做凤袍。

    韩清旁敲侧击地向翊王爷提起了此事。

    翊王爷笑着道:“现在时间紧急,我们二人又没有成亲,现在办亲事,时间上来不及,也太过匆忙了,我可舍不得委屈你。不如就在登基大典之后,等一切都妥当了,我再风风光光的把你娶进门,封你为后!”

    韩清一想,也觉得有道理,便点了点头,依偎进了翊王爷的怀抱里。

    翊王爷怀中抱着娇气,马上又要登基为帝,可谓是春风得意,当晚便又缠着韩清一夜缠绵。

    翊王爷对于床笫之事似乎格外热衷,每次都要缠着韩清许久,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他还没老一样。

    很快,就到了翊王爷登基的日子。

    因为时间匆忙,翊王爷的龙袍还是改自李君泽的,不过现在这个时候,也别挑什么了。

    翊王爷登基那日,还要去太庙祭祖,驱车游行。翊王爷坐在龙车之上,神采奕奕,来看热闹的百姓不少,可是大多却都是在议论着如果登基的是李君泽,百姓的日子会更好吧?

    翊王爷听着百姓们的议论,隐隐皱了皱眉头。

    相比之下,赵丝言和李君泽两人便清闲了许多,两人也很低调,除了必要的场合之外,两人几乎足不出户。

    两人在家一起写信寄回登州,没错,两个不靠谱的父母终于想起了自己还有一个儿子。

    说实话,别说李君泽了,就连赵丝言都快将小宝给忘了。

    不用带孩子的日子实在是太舒坦了。

    两人写了厚厚的一封信寄回去。

    翊王爷登基,取名号翊康帝,这一出父子争位的戏码,还没开始便已经结束了。

    翊康帝继位后的下的第一道旨意便是立李君泽为太子,赵丝言为太子妃。

    翊康帝对儿子还有愧疚,这次没提纳妾的事。

    这道旨意没什么异议,举国欢庆,毕竟翊康帝只有李君泽一个儿子,而且李君泽又成年了,并且还被翊康帝能干多了,他当太子全天下都没有意见。

    翊康帝下的第二道圣旨,便是要立韩家之女韩清为后。

    这道圣旨,直接炸了朝堂,满朝文物皆是反对。

    有性格耿直的御史,在上朝的时候,直言不讳地说道:“我大旗怎能有名声受损的女子为后?此乃大旗之耻!皇室之耻!天下女子又该如何为表率?”

    韩明远脸色铁青,顿时怒了:“你说话小心一点,我女儿冰清玉洁,什么名声受损!你别胡说八道!”

    御史冷冷地看了韩明远一眼,分毫不退:“韩小姐与陛下两人未成婚时便同住一府,试问全上京谁不知道?便是要议亲,也没有未婚夫妻住到一处去的,简直是有辱斯文!此等不自尊不自爱的女子,如何能成为一国之母?”

    韩明远脸色难看,当初韩清会献身,也是为了套牢翊王爷,谁知道现在却成了洗不清的污点了。

    “小女只是留在府中陪伴太子妃,与陛下一直发乎情止乎礼,并无任何逾越之处!”韩明远睁着眼睛说瞎话。

    顾晨风上前了一步,然后说道:“这个好办,韩大人,身为皇后在进宫之前都是要经过检查的,只有处子之身方可入宫。”

    韩明远眉头一皱,顿时想着其中的可操作性,刚要点头答应,那讨厌的御史又站了出来。

    “不成!就算是完璧之身,以韩小姐的人品德行也不足为一国之母!”御史嘶声力竭地喊道。

    顾晨风顿时不说话了,他觉得不用他开口,这御史就能将韩明远给喷死了。

    翊康帝有些头疼,可是他刚登基第一天,实在不好发脾气,只好先退朝。

    韩清知道了朝堂上发生的事,扑在翊康帝的怀里就哭了起来。翊康帝已经搬进了皇宫里,还将韩清召入宫中,深怕别人不知道他们的关系一样。

    翊康帝叹了一口气:“清儿你别哭,这次的事,是朕误了你。”

    韩清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与王爷两情相悦,又有婚约,那个老匹夫,分明是在找茬,说不定他是太子的人!若不是有人撑腰,他一个小小御史,岂敢这么与皇上做对?太子一直以为是我怂恿的皇上,才让他丢了皇位,如今他便也让我坐不得这后位,这根本是在报复我!”

    翊康帝皱了皱眉头:“不会的,你想太多了,这个石御史以前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偏偏他素有耿直之名,不会被人收买的。”

    “那就是他看我不顺眼!”韩清继续哭着说道:“我清清白白之身跟了皇上,他竟如此说我,皇上,你一定要为我做主,治他的罪!”

    翊康帝此时也有些不耐了,他好话也说了,也哄过了,可是韩清却还是如此不依不饶,现在居然还开始妄议国事了。

    要知道,翊康帝对赵丝言最大的不满,就是她太过聪慧,让他觉得不安全,太容易影响李君泽的决策了。

    从这方面就能看出来,翊康帝其实是个非常传统刻板的男人,在他看来,女人是可以疼也可以宠,但是绝对不能越界,男人的大事,是没有她们置喙的余地的。

    于是此时翊康帝也沉下了脸来:“够了!朝中重臣,也是你能妄议的?反对封你为后的,又不止他一个人,满朝文武都反对,朕还能将他们全治罪了?”顿了顿,他继续说道:“这后位你是别想了,就当是朕亏欠了你,封你为贵妃吧。”

    凭什么?她的父亲是有功之臣,她好好的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嫁给能当她爹的他,最后居然连正妻都当不上。贵妃贵妃,再贵不也只是个妃么?后位只有一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