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人又挡着了。” 到最后,只要苏琉玉停笔,礼部尚书就挪一点,但没一会儿又凑上去,然后又退后一步,再继续凑上去。 午日烈阳正射。 苏琉玉终于放下笔,试卷上的墨迹干涸,一篇策论洋洋洒洒已经完就。 “这么快?不再写点?” “不写了。” 她有点困了。 要知道顺帝作息严苛,午后必定要小寐一个时辰,不然下午批折子必定没精神。 她困劲上来,直接倒头就睡了。 她不知道,她这一睡,考舍案台前又多了几位大人。 这会试监考可都是六部的人,起初礼部尚书过来看看,而后携领监考士兵的兵部尚书也凑了过来。 还有学政大人等等在朝文臣。 挤在这臭烘烘的考舍前,还时不时惊叹几句。 “好!破的好!” “养民之道,妙也。”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字迹,有点眼熟?” 就在众位老大臣挤在一堆看苏琉玉策论的时候,礼部尚书拧着眉,越发觉得这字迹哪里见过。 在哪里呢? “大人这么一说,下官也甚是觉得熟悉,好似哪里见过。” 苏琉玉的墨迹,带着一股豪迈和霸道,笔锋遒劲,如游龙入海,大气傲气并存,一眼就能辨识。 “本官怎么越看越像是苏先生的字。” 草根不得志的苏先生那可是享誉京城。 一副墨宝值千金,学说为政之道,那可是耳熟能详。 “!!!!” 一句话激起千层浪! 让场面一下子炸了! 草根不得志的苏先生那可是享誉京城。 一副墨宝值千金,学说为政之道,让他们钦佩! 如今,传闻中的苏先生就是这小子! 他们目光从策论上移开,看了眼躺在床上蹬被子翻滚的苏琉玉。 “” 他们是不是被骗了 大梁,烛龙庙。 相传烛龙可呼风唤雨,是大梁的开国瑞兽。 百姓信奉烛龙,毕竟以农为本的上国,多祈求风调雨顺。 今日,是四月初九,会试发榜之日。 烛龙庙人声鼎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