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余程光眼睛亮了亮,还是有些不好意思,便想付点租金。 “我们不差这点儿,在县城也有铺子在的,你自己在那边开铺也要交税,刚开始的开支也会不少。” “等县城做起来,李桥的可以弃了,外公年纪大了,风吹日晒,还有雨雪天气都太辛苦了。” 林小福便笑道,也指出问题所在,让余程光明白,买铺给他们的重点原由。科源 余程光听了连忙点头,道:“我带爷爷奶奶过去开铺,镇上……给我二叔二婶去做可好?镇上买卖赚头,比杨湖的好。” 以前村里人多在杨湖摆摊,若遇着端午赛龙舟,生意会更好。 但杨湖的瓜果摊太多了,又不交租也不用税,离村里又近,村里人随便摆上两个筐就是一小摊了。 因此,只是聊胜于无的小营生罢了,花果村的货源主要还是靠卖给外面的商贩,而不是自家零卖,也没有那么多人手和精力。 三叔家一向负责给铁关镇石家送货,二叔一直在杨湖摆摊,他爹在家跟爷爷种果林,他则几处帮衬。 家里供着这么多读书郎,如今还没分家,干活也没分那么清楚,毕竟爷爷还在,到是没什么大矛盾。 如今先得了李桥摆摊的优势,再要去县城,自然要分好人手,尽量把有赚头的买卖都维持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