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闻道玉霄宫-《寄神》
第(2/3)页
玉霄宫的讲道场在一处山谷内,一道瀑布垂落,冲击出的水潭边是一片天然的青石平台。
水潭内的水流溢出,顺势而下,成为潺潺溪流。
四人到来时,已有不少人在青石平台落座。
李元廷带着谷向阳一起前行,那些原本坐下的人纷纷起身对着李元廷行礼。
李元廷一路前行,点头示意,在最前排那处青石平台上,他示意谷向阳与他一起,并排盘膝坐下。
谷向阳觉得这么坐着挺别扭的,而且他也没想坐在这里,按照他的想法,自己就是过来凑个热闹的,随便找个后排的位置就行。
但是,李元廷却是大刺刺将自己带过来,坐在最前排,还真是好笑,而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得出,李元廷在玉霄宫内的地位真的不低。
只是看赵增明与月娥所坐,也不过是二三排。
四人到的相对较晚,不会儿就见一名道士装扮的老者于山上瀑布之巅,缓步而下,一步步踏在空中,犹如拾阶而下,走到平台最高处落座。
周围的弟子们纷纷起身,向老者行礼,谷向阳自是不能例外,俗话说入乡随俗,谷向阳也是起身对着老者一礼。
“好好好,都坐下吧。”老者满面笑容,双手下压,示意众人坐下。
老者环顾四周,目光落在谷向阳身上,稍作停留后,便收回视线,开口讲道。
老者讲的东西,谷向阳听得懂,他没有引经据典,而是从一些事物与现象上入手,以此讲述道法的运用。
谷向阳也听得渐渐入迷。
其实就如老者所讲,世间万般法都一道相通,道的本质就是真实,是真相,是本源。
现在的一切都可以用道解释,这是世间道理。而道却不能以常理解释,这是道之无常。
谷向阳越听越着迷,越听思索越多。
等到老者讲道完毕,众人或快或慢地从闻道的状态醒来,一一告辞离去。
等到众人离去,场中只剩下五人。
“师尊,是否叫醒小谷?”李元廷问老者。
“不必,此子悟性极高,闻道见喜者有灵性,闻道能悲戚者有人性,闻道能怒者有血性,闻道能思者有悟性,唯有明悟者方可入道。随他在此思量,你们去吧,我自会守着。”老者挥手示意三人离去。
“可是师尊,他这一悟不知要到几时,您......”李元廷又带劝解,可是却见老者已经闭目不语。
无奈叹了口气,招出飞剑化作流光而去。而赵增明与月娥也相继行礼,各自招出法器,化作流光遁走。
山谷间又一次恢复平静,一切只剩下自然之音。
谷向阳无悲无喜,面容整肃,端坐不动,仿佛石雕泥塑面前的老者一样如此。
转眼九天过去,谷向阳的眼皮微微一动,老者却是瞬间睁开双目,面上喜不自胜,这小子一悟九天,真是奇才!
谷向阳醒过来,茫然四顾,只见面前只剩下哪位讲道的老者,连忙起身行礼,只是长时间的盘坐,让他下肢发麻,身体重心不稳就要摔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