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小有所成-《明末一凡人》
第(3/3)页
杨云唤他不醒,近前推了推,老头翻了个身,依然鼾声如雷。杨云无法,只得拍开酒封,在他鼻下晃了晃。老头猛的坐起,眼还未张开,抢过酒瓮先饮了一大口。
酒一入喉,一张橘皮老脸慢慢舒展开来,渐渐有了些人气,朦胧着眼问道:“你是何人?缘何送酒于我?”
杨云见他那鸡爪般的手,颤颤巍巍的,人还有些癔症,如何还能作画?胸中便有些失望。奈何已经来了,死马当成活马医,只得和盘托出,央老头为他画画。
姓林的老汉正愁近日的酒钱还没有着落,见杨云携美酒而来,更有银子可赚,如何能不欢喜?当下便满口子答应了。
次日,老汉果然如约而至,杨云卖着酸梅汤,老汉则在一旁挥毫泼墨。再看那林画师,也是奇怪,手上握了笔,人也变得清爽起来,完全不似昨日那般疯疯癫癫。
不多时,画已完成,杨云接过一看,嘴里大呼了声好。
只见一尺见方的宣纸上,仅寥寥数笔,便将这柳树、旗幌、大缸、桌凳和排队购汤者勾画得活灵活现。尤其是杨云,一袭长衣,玄纹云袖,正笑吟吟地为顾客端上酸梅汤,跃然纸上。好一个丹青圣手,妙笔生花。
如此佳作,杨云自是没甚说的,又请了老汉在画作左边的留白处写下设计好的广告语。书画自是相通,画工如此,书法也不会差。老汉提起七寸狼毫,笔走龙蛇,写下:秘法熬制酸梅汤,酸甜可口,生津解渴,降暑消食,就在鼓楼南侧大柳树下,欢迎各位前来品尝。
杨云看后击掌叫好,又封了三两银子的谢仪,请他吃了一盏酸梅汤,老汉笑呵呵的走了。
回到家中,杨云又开始发愁了。林画师的广告是画的不错,可仅此一张,也是花费不菲。招贴广告一定要贴够一定数量才有效果,此时又没有复印机,若是全让林画师来画,如何能承担得起?不由得抓耳挠腮。
风义山见他坐立不安,茶饭不思,遂关切的问道:“杨贤侄何事烦恼?”。杨云便将心中烦恼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告知于他。
风义山听后只是哈哈一笑,
说道:“我道什么大事,原来就是为了这么一件区区小事。”
杨云一头一喜,作揖说道:“风大伯莫非有甚么好法子?杨云请教一二。”
风义山收起笑声,说道:“此事甚为简单,杨贤侄大可不必为此烦恼。”他又停了停,不紧不慢的说道:“我有几个开书局的朋友,经常雕版印刷一些书籍,你将这幅画拿去雕版,即可反复拓印。不用费工费时一幅幅画,亦可省却大笔银两。”
杨云听罢,这才恍然大悟。暗笑依赖现代科技久了,完全是现代人思维,要复制字纸图画,首先想到的就是复印机和打印机,殊不知在这些技术发明之前,世人用还是传统印刷术。
诸位看官需知,这印刷术自唐朝发明一来,到了明朝时已经进入全胜时期,除了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外,已经可以进行彩色套印了。
当日,风义山便找了几个开书局的朋友,知道二人来意后,便介绍了一家印书坊。双方谈妥了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