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征服伯咄禄【别忘收藏啊】-《蒙兀帝国》
第(2/3)页
“我不是一个仁慈的人,这一点胡沙尔虎应该最有体验,你看他到现在还对我充满怨愤。在一碗茶的功夫里,我亲手杀死超过二十个伯咄禄人。但是我却不会去做无谓的杀戮,就像吃饱的老虎不会主动伤害路人。你们屈服了,保护你们的生命就如那只吃饱的老虎不会伤害路人一样!”
“当然,如果那些死在我手之人的妻儿为了所谓的报仇雪恨,露出哪怕一丝杀机,我都会毫不犹豫的折断她们的脖子。”
周虎赫神情庄重地阐述他的主张,也不管勃鲁能否听懂那些奇腔怪调,自顾自的朗声说道。
他的感慨并不是凭空而发,身为一名特警,他见过太多太多打着高尚旗帜却行卑劣之事的狂徒,也曾为那些无故殉难者感到痛惜。
“大人,您对伯咄禄部的恩德勃鲁永远不会忘记。尽管我并不能理解您的话,但却能够从中听出你心底的仁厚慈悲。雷霆雨露皆是天恩,大人不愧是天神的儿子。……以后大人若是有所差遣,勃鲁和伯咄禄部愿为驱使,万死不辞!”勃鲁信誓旦旦地表示他的忠心。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情仇,即便敏感的脑残流也不例外。战斗中周虎赫以压倒性优势粉碎了伯咄禄人的抵抗,使他们悲惨地沦为俘虏,这些人在摆脱恐惧后心生怨愤乃是必然。
但是别有用心的周虎赫巧妙利用了合剌赤惕部民的仇恨,把数百名俘虏交给他们控制,却又不完全剥夺伯咄禄人的反抗能力。这样的制衡使双方都处于一种微妙的状态下,任何一方都把他视为自己的保护伞和后援。
此时,弱势地位的伯咄禄部更加需要保护,他们选择性的忘记了杀神周虎赫对自己同胞造成的伤害,却对这位怒目金刚的些微恩惠感激不已。勃鲁和许多他的族人们表现出的感恩就是这样产生的。
后世的心理学家把这种情感称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又做人质情结,实乃绑匪之最爱。被绑架迫害的人在绑匪营造的危险氛围中,会因为施暴者的些许恩惠而对其产生强烈的信任和依赖感。就像一个一直对人很坏的家伙,突然有一次对你很好,你就会永远铭记这次经历。在极权专制地区,这种把戏往往被广泛运用,譬如那个山高水丽的棒子国。
显然周虎赫的这次有心策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初步获得了伯咄禄人的认同,为他实现返回中原的大业做好垫脚。可以肯定,只要后续工作顺利推进,收服伯咄禄部这些靺鞨蛮子指日可待。
周虎赫美滋滋地幻想着统帅两百个强壮野蛮人返回长城边关的情景,嘴角不由得勾起一抹笑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