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启礼-《韩娱夙缘》


    第(2/3)页

    我脸色不愉,对着吴敦说道:“陈先生高门大宅的,我们怕是高攀不上,干爹您替我说声抱歉。”

    说完转身拉着雯姐准备走,吴敦见我态度如此坚决,赶忙拉住我的手,用眼神示意来人快向上头请示:“允瑄,别着急嘛,都是手下人不懂规矩。”

    来人请示完上头的意见,要给我鞠躬道歉,我制止道:“你不用向我道歉。”然后把雯姐让到身前,“对着这位女士道歉就行了。”

    来人用眼神请示了吴敦,吴敦暗中点点头,来人无奈,只得向雯姐行礼。

    有了这个插曲,一路上气氛有点僵,吴敦几次想开口打破这种尴尬,张了几次嘴,却还是没有说出口。

    不一会儿,车到了一座凉亭,周围环绕着一圈黑衣人,腰间鼓鼓的,我见雯姐有些害怕,拍了拍她挽着我胳膊的手,示意“不要怕,我在这儿呢”。

    我们循着台阶走到凉亭上,只见头发花白的陈启礼先生身着一件暖色调的长袖衫,正蹲坐在凉亭的一角。见我们上来,他点点头,示意我们坐,然后用放置在茶几上的茶具开始泡起茶来。

    他先给我们分好茶托,将沸水倒入紫砂壶、茶海、品茗杯、闻香杯中以温壶烫盏,继而将沸水浇在紫砂壶外表上,名曰“封壶”。接着,把茶荷内的乌龙茶经茶漏用茶拨轻轻拨入壶内,又曰“乌龙入宫”。前后两次封壶、沏茶,再将茶水倒掉,称为“洗茶”。洗茶之后,再次将沸水倒入壶内,在倒水时要特意使壶嘴“点头”三次,名曰“凤凰三点头”,以示对客人的尊敬。接着用茶壶盖把浮在水面上的茶末刮去,称为“春风拂面”。给茶壶封盖之后,再用沸水淋壶身,为的是保持壶内外温度的一致,此举称为“重洗仙颜”。这时,陈先生又用茶夹把沸水烫过的闻香杯、品茗杯一一放在我们面前的茶托上,接着把过滤网放置在茶海上,将壶中的茶经过过滤网倒入其中,然后用茶海想要先斟入我面前的闻香杯,我用手指指右手边的雯姐,示意先给她。陈先生先是一愣,然后“呵呵”笑了两声,知道我这是为刚才的事情给他上眼药呢。他也不生气,就先斟给雯姐。

    雯姐有些拘谨,只见她将闻香杯中的茶水轻轻旋转倒入品茗杯中,然后用手搓一搓柱形的闻香杯,香气便从杯底渐向杯口散溢,端至唇边,馥郁扑鼻、沁人心脾,此曰“闻香”。之后,她又用拇指和食指扣住品茗杯的杯沿,中指托着杯底,此称为“三龙护鼎”。她仔细地欣赏着茶水的汤色,然后分三次细细品啜。

    看着雯姐优雅的神态,我一阵心折,而陈先生也一阵点头表示赞赏。

    对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老人,我也颇有敬意,陈先生号称是“天下第一帮”竹联帮的“精神领袖”,可身上却感觉不到任何杀伐之气,反而给人一种学者般儒雅的感觉。

    在我们品茶的间隙,陈先生从自己随身携带的布兜里拿出一本自己打印、装订的《风雨集》送给我。封面上有“风风雨雨原是甘露,点点滴滴岂放心头——陈启礼先生27至32岁囚于绿岛之心路历程”的主题语,下面是他的签名,签名后面还特地标明了“”,然后给我们讲起了过往今来的恩怨是非。在陈先生叙述了过程中,干爹几次要插嘴,却被陈先生挥手制止了。

    我和雯姐都仔细聆听着,岁月在陈先生身上留下的不仅有伤痕、痛苦,更多的则是智慧和豁达,老人娓娓道来的话语,是他这么多年历经人世沧桑之后的感悟,更是我们这些后辈们需要铭记的前车之鉴。

    看我们一副认真的神情,陈先生有些欣慰:“你们的事情我也知道了,年轻真好啊!我和你们干爹是结拜兄弟,那我也就托大叫你们允瑄和雯雯了。”

    见到我们点头,他又道:“刚才的事情是手下人怠慢了,老头子在这里给你们赔礼了。”

    我和雯姐连忙道“不敢”,我又坦诚道:“我的根基在大陆,台湾这边我真真是鞭长莫及,可是雯姐的亲人、根基都在台湾,所以想请您老人家替我多多照顾。”

    陈先生摆摆手,说道:“这事儿有你们干爹呢,实在不行我也不会袖手。”

    说话间,陈先生要为我们下厨,烧菜招待我们,刚想站起来,却被干爹按住了:“大哥,先让允瑄替你看看身体吧,我们都不再年轻了,也不要在逞强!”

    我闻言也劝道:“陈先生,您这茶我也尝了,书我也收了,您总得给我机会表现一下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