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黛玉说:“唉,开玩笑的,写诗,什么难事儿,也值得去学?不过就是起承转合,上下两句平的对仄的,仄的对平的,如果有了奇句,就连平仄都不对也使得。” 香菱说:“怪不得我看古人的诗,有的上下也不对的,我还天天疑惑(其实那可能是古今读音变了)。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都是末等事,词句新奇才为上。”黛玉说:“你要真心学,我这里有王维的全集,你仔细读它五百首,揣摩透了,再读杜甫的一二百首,再读李白的一二百首,有这些做底子,再看陶渊明和建安七子等人的,不出一年,不愁不是诗翁了。” 于是黛玉就把王维的一本集子借给香菱,教她把上面自己圈了红圈的诗都仔细念了,有不明白的问宝钗,或者问我。那当晚香菱就拿了集子,在蘅芜院里于灯下一首首地读起来、背起来了。宝钗连催了她几次睡觉,她也不睡。宝钗只好由她去了。 这期间,香菱就频频跑去向黛玉请教,谈诗论心得,又要来了杜诗看。终于功力日进,央求黛玉说:“你出个题目吧,让我回去诌一诌,诌了来,替我改正。”黛玉就说:“昨夜最月圆,我也正要诌一首,还没有诌成,你就竟也诌这个吧。要十四寒的韵。去诌吧。” 香菱就喜喜地回家来“诌”。直弄得茶饭无心,坐卧不宁。宝钗说:“何苦啊,都被颦儿引的你,我和她算帐去。你本来就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香菱说:“好姑娘,别说话,正想呢。” 一面说,一面终于做了一首,先给宝钗看。宝钗看了笑说:“这个不好。你拿给她去看看吧,看她怎么说。”香菱听了,当即跑去找黛玉。 黛玉看时,见是写道: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好像翻来覆去都在重复一个意思,好像一大块豆腐,里边全是豆腐分子,让人看了有点窒息。黛玉说:“样子却有,只是措词不雅。都因你看的诗少,被它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做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做。” 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连家也不回了,只在园中池边树下溜达,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上抠土(大约月亮在地里),来往的人都诧异。李纨、宝钗等人听说了,都跑来远远地站在山坡上瞧着她。只见她皱一会儿眉,又自己含一会儿笑。 宝钗笑说:“这个人怕是要疯了!昨夜嘟囔到五更天,这会儿做了一首,又不好,现在自然是在另做呢。” 只见香菱兴冲冲地又往黛玉那边去了。宝钗众人中探春就说:“咱们也跟了她去看看,看写的好些没有。”于是,大家一齐都往潇湘馆来。见香菱正在提笔又写,写罢了,就递给黛玉看,黛玉看时,见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