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貌似后来的马爸爸第一个创业项目就是做黄页,只是将战场挪到互联网上。而且短短一年时间,对方就将营业额做到七百万。 所以这门生意大有可为,趁着其他人没有反应过来,应该能够赚一笔的。不过王满银只是想想,没打算自己折腾,有机会可以让其他人做。 下午,电话突然响起。 王满银拿起后,里边传来安装人员的声音,通知电话已经开通了。 等电话挂断,他冲婆姨道:“咱们也拨一个试试?” “太贵了,再说不知道给谁打。” 兰花有些心动。 毕竟这是自家安装的电话,她也想试试效果。 “给少平说下号码,以后有啥事儿也方便联系。”王满银想了想道。 自家装电话是为了方便和客户进行联系,所以开通了长途。 “那行,我去喊咱爸咱妈,让他们也和少平说几句。”兰花略微带着激动开口。 她很想让父母感受一下现代化带来的便捷条件。 早些年大集体时,从平原地区曾传过来几句顺口溜:“住的是楼上楼下,用的是电灯电话,使的是洋犁洋耙,洗脸盆子(高音喇叭)会说话,北方国有啥咱有啥”。 现在王满银家除了楼上楼下外,其他几项基本已经实现了。 就算二层砖瓦房,也不是盖不起。 “别慌,我先拨通再说,让少平一个小时候接电话……” 说完,王满银拨通113长途台电话。 很快,里边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喂,长途台……” “我要挂秦安市的长途电话。” “秦安市哪里?” “省师范大学教务处,号码是……” 尽管王满银已经拨过多次电话,但依然对这种通话方式感到新奇。 接下来由话务员转到秦安市的长途台,接着转到当地话务台,而后再转回来。 运气好的话,几分钟时间就能接通。运气不好,可能几个小时都不一定能联系上。 等了十几分钟的样子,终于接通师范大学教务处。王满银先报了自己的姓名,又说出打电话的目的,然后告诉对方,让孙少平一个小时后等电话。 这段时间里,兰花则骑车去双水村找父母。 到时间,王满银再次重复之前的动作。 一番折腾,终于和少平联系上。 “少平,我是你姐夫……家里装电话了,你拿笔记一下号码。” 而后,王满银交代少平稍后去塑料制品厂一趟,告诉对方在下一批塑料包装袋上添加作坊的联系电话。 说完正事儿,他才开口道:“咱爸咱妈也在旁边,让他们和你说几句……” 其实没啥说的,年前少平和田晓霞刚在双水村办过婚礼,离家只有一个月时间。 再加上孙玉厚两口子心疼钱,简单聊了几句就匆匆挂断。 返回罐子村,王满银又进入忙碌状态。 零零碎碎需要他操心的事情并不少。 短短十天时间,作坊对面的山峁已经被推平大半。 王满银估算了一下,差不多有两三百个平方的样子,差不多能盖三排二十间厂房。 不过他打算暂时先盖五间。主要除了平台中间地带是实土外,其他都是刚平整的虚土,盖房子很容易造成地基不稳。 为了防止下雨造成平台垮塌,稍后周围还需要用石头堆砌出一圈护坡,最好再栽种一圈灌木。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