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比如淤地坝,养鱼,种植数百亩林地……这些都和乡里分不开的。宣传罐子村,肯定要带上石圪节乡的。 等商量好后,王满银开始让兰花绘画做展板。 以自家婆姨现在的绘画水平,制作展板还是很轻松的。展板有图画,有照片,还有文字和数据,内容非常详实。 最后,刘根民和杨高虎连连称赞。 连呼主任和白明川过来时,同样在展板面前停留许久。 欢迎各位工作人员时,自然少不了罐子村的秧歌队。另外王满银特意从乡照相馆请来摄影师傅,让他多拍一些照片。 中午,宾主尽欢。 接下来,王满银更请人在村头麦场上连放三天电影,很热闹了一把。 *** 当然对王满银来说,两位主任到来只能算锦上添花。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自家工厂上。 每天早晨起来,王满银照例摇动手扶拖拉机抽水。 现在作坊每天差不多要消耗掉四五吨水,这些都要提前准备好的。 等新厂房彻底修好,下一步王满银准备再那里修建一个大水池,然后直接引根铁水管埋地过去。这样就不用每天拉水过去了。 吃过饭,工人上班。 没多久,厂里电话铃声突然响起。 “你好,这里是六只松鼠炒货食品厂。”毛蛋很熟练的开口接通。这几个月,他不断接到各地经销商打来的订货电话,现在对整个流程已经非常熟练了。 那短传来一个迟疑的声音:“我是刘向阳,你是谁?” “向阳叔,我是王大建呀。”毛蛋兴奋的开口。 “王大建……我咋不认识,你爹叫啥?”刘向阳更加疑惑了。记忆里,他好像不记得罐子村有这号人名。 “我爹是王秋生!” “哦,” 听到这话,刘向阳恍然大悟,“原来你是毛蛋呀!” “是,”毛蛋哭丧着脸回应。自己都二十多岁了,还有很多人喊他小名。 “向阳叔,你有啥事儿?” “去喊你满银叔,我找他有大事儿!” “好,你别挂断,我喊一嗓子。” 很快,王满银到来。 “王大哥,你真不够意思,家里按电话也不给我们说一声。”接通,刘向阳就不断出声抱怨。 “怪我,怪我,这段时间忙的焦头烂额,忘记给你们打个电话。最近过得怎么样?” “还行,在单位上班就这样,不忙不闲。”回答一句后,刘向阳兴奋开口道,“王大哥,我可听说,你家现在六只松鼠生意做的挺大。前段时间有同事去秦省出差,给我带了两包六只松鼠瓜子。说是秦省特产,味道吃起来很好。” “我一听名字就觉得熟悉,仔细一想,这不是去年你申请的吗?再看地址,真是罐子村。所以就照着号码打过来!” “王大哥,你真牛呀……早在十几年前我就知道,绝对不是一般人。” 直到现在,刘向阳都还清楚记得两人那场谈话。当年王满银已经清楚预见到,十几年后将会发生的巨大变革。 “还行,马马虎虎,啥时候回咱们罐子村住段时间?现在村里变化相当大,回来顿顿让你们吃大米白面……” “我这工作闲忙闲忙的,恐怕一时半会儿抽不出时间。”聊几句闲话后,刘向阳又开口道:“王大哥,你还记得十几年前,咱们罐子村刚开始淤地坝,去羊尾巴沟挖土龙骨吗?” “我一直好奇土龙骨是什么,前段时间给一个在科学院工作的朋友提过,他说是古生物化石。听说咱们挖有几千斤后,我朋友认为羊尾巴沟可能存在有一片富含化石地带,说想近期带人会去罐子村附近考察发掘。” “这是好事儿呀,我们当然欢迎。”王满银笑着回应。 当初挖土龙骨时,他就知道那些是化石,所以并不觉得奇怪。另外近几年,村里人在羊尾巴沟取土时,还零星挖到过一些土龙骨。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