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没有被骗,是你自己不识货。” 语气一听,就是长辈在教训晚辈。 宝友很生气,直接把画面给到他父亲。 他手指着老人怀里抱着的红釉葫芦瓶说: “这是他三千块买的,说能卖一百多万。” “老师,我们是说不服他了,您帮忙看看吧。” 张扬看宝友说话的架势,估计快烦死了。 再看一眼大爷怀里的东西,怎么这么像地摊货啊! “大爷,您给我看看,这葫芦瓶有款吗?” 张扬打算帮着鉴定一下。 至于说服宝友父亲这件事,他可不敢痴心妄想。 “有的,这是大明嘉靖年间的。”大爷指着瓶底的六字楷书款答道。 一眼假。 张扬反问道: “您知道一件嘉靖官窑的葫芦瓶,如果是真的,能值多少钱吗?” “我看老师你之前鉴定过一件,说是真的话,起码值80万。” 老人的话,证明他真的看过张扬直播。 六七十岁的老宝友,这骗子,造孽啊! 张扬问起东西的来源,大爷说是“拍卖得来的”。 经他们当地一个古董商家介绍,大爷加了一个古玩鉴赏群,群友介绍他,参加了不少拍卖会。 “您三千块,拍的这件东西,群里人都说是真的?” 张扬怀疑,那个群,除了大爷他自己,其他人都是群主的小号。 这种手段,在传统的炒股诈骗群里很常见,古玩倒是第一次听说。 “他们有人说是清朝仿的……群主说是真品,但是品相不好,只愿意出十万。” “十万,那就卖给他啊!”张扬有点替宝友着急:“三千买的,赚九万七,还要啥自行车?” 没想到大爷非常坚定的摇了摇头: “本来能卖八十万,我卖十万,不是亏了七十万吗?” “张大师你什么家庭啊,七十万不当钱?” 【哈哈哈哈,有道理啊】 【少赚一分钱都是亏,没毛病】 【大爷有当老板的潜质,坚决不降价】 【应该是被洗脑了】 “这……”张扬一阵无语。 他有点明白,为什么大爷的家人都说服不了他了。 宝友适时的切入,诉苦道: “老师,他现在就是这样,陷入一种逻辑怪圈了。” “他以前还逼着我把东西送到拍卖公司去,我那个时候也不懂啊,真去了,结果被其他藏家堵在厕所,骂我是国宝帮。” “你还挺孝顺的。”张扬笑着安慰宝友。 “那个什么鉴宝群,等下直播结束以后,你私信一下我,把我们工作人员拉进去。” “这个问题,应该有机会解决。” 张扬想了想,这种针对老年人的定向诈骗,警察得管吧。 实在不行,让孙队长他们来劝大爷。 “还有别的东西没?我一次性给你看完算了。” “那怕是看不完呐!还有好多呢,他拍卖花了好几十万。” 张扬心算了一下,三千一件这么买的话,五十万,那就是一百六十几件。 这么多,确实够呛看完。 不过宝友提出了新的需求,他希望张扬再鉴定一下两件有代表性的东西。 一件是釉里红的观音瓶,一件是青花瓷的蒙古包。 不借助金手指,张扬都能看出来,全是工艺品。 但大爷拍这两件东西,都是有依据的。 观音瓶,附带了一张证书,是一家名为古华通的公司开具的——【量子鉴定证书】。 “这个是高科技鉴定。” 大爷还贴心的给张扬解释,生怕他不懂: “老师你之前说的热释光,已经落伍了,而且还贵。” “现在用量子鉴定技术,只用三百块,就能断定东西的年代。” “三百?以前不是两千吗?”张扬惊讶的问道:“现在搞量子鉴定的人这么拉了?” 作为一个时常接受国宝帮洗礼的主播,量子鉴定这种事怎么能不懂? 原理无非是什么“亚毫米波打到文物上,会反射回来带有年份信息的标准波”之类的。 最逆天的是拿两根棒子,放到瓷碗里,根据“量子纠缠”来鉴定年份。 反正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专家,都理解不了发明鉴定仪器的人说的原理。 “以前是两千,现在国内科技发达了,已经突破了美丽国的科技封锁……所以降价了。”大爷正儿八经的回答着张扬的问题。 这一番话,懂的和不懂的,都听沉默了。 “大爷,你这东西,是要拍卖的,对吧?”张扬尝试解释,顺便科普一下。 量子鉴定这东西,还是第一次出现在自己的直播间,不说清楚,说不定真有人被带沟里。 “嗯。”大爷点点头。 “现在拍卖行,只认碳十四和热释光,碳十四用来测陶器,热释光用来测瓷器,你这件证书,现在没人认可。” “那以后呢?”大爷很会抓问题的重点。 “应该没有以后了。”张扬看着鉴定书说:“给你证书盖章的这个公司,已经被燕京警方连锅端了。” 一个已经不存在的公司开的证书,当然没人会认可。 “抓的好!哈哈哈。”宝友在一旁拍手大笑。 【笑得过分了,这可是你亲爹】 【查询宝友精神状态】 【现在笑的多开心,之前就有多难受】 “老师,还有一个证书。” “那个青花瓷的?” 张扬看向那个蒙古包造型的青花瓷器。 器型整个就是半边冬瓜,底部开了一个小门,就像真的蒙古包一样。 这东西是典型的、国宝帮整的活儿。 可能是欺负国人去大毛那边旅游的人少吧,某天,网上突然开始有公众号发文: “冬宫博物馆里,藏有一件蒙古包造型的元青花……” 接着,蒙古包元青花开始流入市场。 普通人碰到这种东西,一想,元朝是游牧民族建立的,元青花有蒙古包的造型,很合理也很合逻辑。 再上网一搜,哇,这么多文章都介绍过。 不用想了,肯定是博物馆同款,明珠蒙尘,让我捡漏了。 然后就被狂骗钱。 不过大爷这件,有点不一样。 因为东西配了一本大红封皮的证书,封面上写着【故宫博物院——鉴定证书】。 打开以后,里面一边贴着器物的照片,一边是鉴定专家手写的意见和签名。 “大爷,我先帮鉴定一下你这件蒙古包啊。” “这东西的器型,是臆造的,冬宫没有这样的藏上的是假消息,而且是最近两三年发的百家号文章,早一点的都没有。” “其次,颜色也不对,苏麻离青料,高铁低锰,所以元青花的表面,一定会有类似铁锈的析出。您这件东西上面,完全没有类似的痕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