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诶,还真是。” “老师你怎么知道的?” “呵呵。”张扬不动声色的笑了笑。 【什么喜马拉雅艺术,明明是雪区周边艺术】 【这就是西方搞出来的概念】 【欧洲喜欢把尼泊尔、藏传这些算在一起,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但凡知道清代藏传佛教在全国的影响力有多大,就知道喜马拉雅艺术是一个伪概念。” “尼泊尔的佛教文化,和藏传佛教,差距其实非常大,根本算不到一起。” “当然,这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现在都没人提。” “宝友你这件东西,是很典型的藏传佛教的风格,和尼泊尔那边没啥关系。” “应该是流到那边去的。” “年代大概在清中期,也就是雍正乾隆这段时间。” “真是老货啊?”宝友有些惊讶的问道。 他本来是当旅游纪念品买的,没想到有意外收获。 “老师,那这件东西的价值呢?” “藏传的东西我不好估价,这种比较小众的宗教文物,你可以去对应的圈子里问问。” 张扬可不敢给这种玩意儿估价,他怕自己的私信被藏传爱好者爆破。 不过他还是给了宝友一个参考价格,免得他被人坑了。 “在我看来,反正几万块钱应该还是值的。” “好的,谢谢老师。” “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当时我在旅游的时候,在那边看到非常多的唐卡,那种东西有收藏价值吗?” “摆在画廊里的吗?” “有的是,还有的是在路边摊上卖的。” “那最好别买了。” 张扬突然没有忍住笑意。 因为就在几天前,陈彦光刚刚打电话问他,咨询唐卡仿品生意有没有搞头。 欧美那边对这种藏传佛教的画作,有一种特殊的偏爱。 大概相当于国内喜欢克苏鲁文化。 张扬当时的回答和现在一样。 “如果你是真心喜欢唐卡的,那什么时候掺和都不亏。” “但要只是为了挣钱,属于是吃那啥都赶不上热乎的。” …… 当天直播的最后一位宝友。 带来的东西也是重量级。 张扬看到这东西的时候都已经惊呆了。 青花瓷的磨盘,他勉强还能洗一下。 可以说是当时工匠做的模型。 但这青花瓷的秤,真的能用吗? 可宝友似乎没有察觉到张扬神情的变化。 他看张扬不说话,还主动开始了介绍: “老师,我这是一件雍正内务府专用的,青花龙头瓷杆秤。” “你看这龙头,是不是非常的威武霸气啊?” 【这是龙啊?不是一条蛇吗?】 【这东西能用啊】 “这个秤砣底下有款的,大清雍正年制。” “不过最精妙的,还是这个秤杆上面的刻度。” “老师你看,秤杆上一共十六颗星。” “其中七颗星代表北斗七星;” “六颗星代表南斗六星;” “除此之外还有三颗星,分别代表福、禄、寿三星。” “这意思是,如果用这个秤的人缺斤少两,少一两,缺福;少二两,缺福和禄;少三两,就福禄寿全缺了。” “……” “宝友,你说的很好啊!”张扬赞许的点点头,“但是我有一个问题,这东西不是说内务府用的吗?” “那这玩意儿应该是能称东西的吧?” “对啊。”宝友点点头。 “那你会用秤吗?” “当然了,不然我买这东西干嘛。” “好,那问题简单了,你现在当着大家的面,秤一下你的手机,然后告诉我们重量。” “诶,这个可以啊。” 宝友从兜里掏出他的备用机。 张扬问了一下,说是小米6。 在宝友称重的时候,弹幕已经把手机的标准重量发了出来:168克。 很快,宝友得出了结论: “称出来了,这个手机重两斤……两斤四两!” “多少?” “两斤四两啊。” “宝友你是米黑吧,两斤四两的手机,一块板砖?”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