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我车上那串都花了二十呢】 【二十的也是假的,一枚好品相的康熙通宝都不止二十块了】 “【曼哈顿小丑】这位宝友说的很有道理,点名表扬一下。” “单枚铜钱的价格摆在那里,凭什么五枚连在一起还变便宜啊?” “而且我可以非常肯定的告诉大家,现在市面上的五帝钱,五枚全是真品的概率,不超过千分之一。” “真想要这样的东西,最好自己买单枚铜钱,串起来。” 【那么,在哪里可以买到呢?】 “没有购买渠道吗?” “这个简单啊,文物商店里就有。” 张扬没和任何文物商店合作,所以不能直播带观众看价格。 但是他可以私下偷偷的看。 结果在逗音上随便搜了一下,就看到了大量真品五帝钱的价格。 品相稍微好一点的都要上千了。 一块七最多就买根绳子。 “铜钱,如果家里没有祖传的,还非要买真品的话,去买大型机构评分的,千万别随便乱买。” “在地摊上买不如直接捐钱。” …… “好了,下面一件是瓷器。” 张扬在古玩市场逛了这么久,见到最多的东西就是瓷器了。 其中最多的一类当然是青花瓷。 这种青白相间的瓷器,简直刻进了大家审美的骨子里。 都觉得好看。 张扬在一众瓷器店里转悠了半天。 然后他惊讶的发现: 像磨盘、元青花那样奇葩瓷器,这里根本就找不到。 义乌古玩市场的瓷器,还是很讲道理的,没有什么逆天的器型,基本都在张扬的理解范围之类。 抽象的反而是上面的纹饰。 张扬起码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才最终找到这一件。 青花瓷的编钟。 “大家注意这件东西的器型啊。” “虽然都是钟,青花瓷的挂钟是有传世真品的,但是这种顶上是圆柱形握把的编钟,目前咱们国内还没有发现过。” 卖货的老板跟张扬说,这玩意儿最早是外销的。 欧美很喜欢瓷器,刚好有段时间编钟很火,于是这种青花瓷编钟便应运而生了。 后来艺术瓷外贸生意受限,之前积压的货不得不转为内销。 没想到它们的销量出乎意料的好。 当然,销量这么好的原因,张扬觉得主要还是人家把编钟整了个“一套”的说法。 也不知道哪个缺心眼的,按照曾侯乙编钟的数量来定义了“一套”。 一套编钟一共65件。 正常人谁能买这么多啊! 就算买了,也要有那么大的地方保存啊,不是谁家都有博物馆那么大的场地。 所以最后是三三两两的零售。 偏偏总有人想凑齐一整套。 老板跟张扬说,现在还有不少编钟交流群呢。 里面的人勾心斗角的,都想通过换藏的方式,自己先集齐一套。 搞得好像先集齐能召唤神龙一样。 “以后,大家看到青花瓷、粉彩的编钟,直接就当假货处理。” 【老师你说的是不是太绝对了】 【我家里就有青花瓷编钟,我觉得没问题啊】 【哈哈哈,又钓到了吗?】 张扬也没想到,直播间真有人出来反驳他。 自己好歹是个公众人物,没点把握的事,敢往外说吗? “这个【铁臂阿童木】,我看到你的发言了。” “你说你家里有陶瓷编钟是吧?” “来来来,我帮你看看有没有问题。” 张扬把连线的接口打开。 一瞬间涌进来好几十个申请。 但是他把申请列表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都没有看到“铁臂阿童木”。 可惜了,又错过了一次直播处刑的机会。 …… “好了,今天最后一件东西。” “本来没打算买的,但是实在太有特色了,给大家看一下。” 张扬从箱子的夹层里取出了一幅画卷。 他没有急着展开,而是给大家看了一下画轴上面的封条。 一张长方形发黄的纸上写着: 【历代名家书画】 【故宫博物馆|馆藏】 底下还有一面特殊的旗帜。 暗示这件东西,是近代的时候,故宫博物馆往岛上运东西时,意外遗失、流落民间的宝贝。 “以后大家买书画,看到这个标签,直接一眼假。” “为什么?” “等着,我连麦一下故宫的专业人士,让他现身说法。”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