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各位,我这次送拍这么多拍品来香江的主要目的,其实是想给大家展示一下华夏内地的收藏品有多么丰富。” “我对钱没兴趣。” “只是希望借此机会,促进香江和内地古董交易市场的沟通,让大家对国内的藏品更感兴趣。” “为了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我们特意规划化了这种、中途变换拍卖策略的玩法。” “希望大家玩得开心,都能买到自己心仪的古董,谢谢大家!” 张扬说完,现场响起来稀稀拉拉的掌声。 他一下子把拍卖会的格调抬得有点高了。 这让在场的众人都有点不适应。 只有沈洋玲对张扬投来了佩服的眼神。 不愧是内地文博系统培养的青年才俊啊,刚才的话说的那叫一个圆滑。 让提问的人都尬住了。 难道让他反驳张扬“促进古董文化交流”的说法吗? 这种话怎么都说不出口啊。 最后只能讪讪的坐下来,听沈洋玲报价。 “现在进行的是第一个环节、第1017号拍品,【清康熙,宸翰款灵芝纹松花砚】。” “起拍价80万,有人出价吗?” 在场对这件东西有意愿的人,都忍不住看了一眼之前的拍卖资料。 这件康熙御用款的砚台,佳士得官方手册给出的估价是35万~50万。 如果是英式拍卖,这会儿的起拍价应该是30万左右。 狗大户们对这件东西的心理价位是45万。 80万?没人买的。 这可是荷兰式拍卖,起拍价是最高的。 接下来依次递减。 等了五秒,见没人出价,沈洋玲轻轻敲了一下拍卖槌。 大屏幕上的价格开始变化。 每隔五秒钟,下降一万块。 80万、79万、78万…… 因为有之前的估价在,70万以上的价格,没有任何人出价。 甚至到了60万的档位,现场依然没有人出价。 终于,进到五十万的档位了。 这个价格,已经离拍卖行的预估价非常近。 当屏幕上的数字刚刚跳动到55万的时候,现场一位散户女士举起了号牌。 她出价了。 “1435号买家已经出价:55万。” “这是这件【清康熙,宸翰款灵芝纹松花砚】目前的价格,还有人要出价吗?” “三……二……” 就在沈洋玲准备落锤的时候,已经被张扬标记过的第2488号买家,举起了号牌。 本来,这些大户商量好了策略,但是临时改拍法,之前的策略都废掉了。 散户55万的时候就举牌了。 狗大户等到死,也等不到45万啊。 这逼着他只能这时候出手。 看着对方一脸便秘的表情,张扬忍不住捂着嘴笑出了声。 最搞笑的是,一旦荷兰式拍卖,出现了两人同价的情况,那么竞价规则又变了。 变回了“价高者得”。 也就是说,要在55万的基础上,往高了报价。 哈哈哈,张扬的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最后,狗大户花了58万,捏着鼻子从散户大姐手里抢下了这块砚台。 荷兰式拍卖当然也有弊端。 比如没办法拍出天价。 但张扬这次送拍的东西里,就没有天价货。 他在鉴宝现场征集到的、能带到香江来的拍品,大部分都在十几万到几十万的价位。 百万级的都很少,千万级的更是没有。 所以荷兰式拍卖,非常契合这场拍卖会。 估价26万~35万的【清嘉庆,黄地云龙纹龙袍】,起拍价60万,成交价58万; 估价25万~40万的【明晚期,大明宣德年制款铜冲耳炉】,起拍价80万,成交价73万; 估价5万~8万的【明,子京款白玉雕螭龙纹葫芦形笔舔】,起拍价20万,成交价15万…… 别看起拍价不是太高,但这都是佳士得的精算师,在后台临时算出来的。 算的过程并不难。 佳士得经常会有荷兰式拍卖的场合,他们有一套特殊的公式,把估价的上下限往里面一套就好了。 准确度嘛,马马虎虎。 起码张扬整场拍卖看下来,没有觉得高到离谱的,也没有低到让他难受的。 总而言之,是一次非常愉悦的拍卖体验。 很快,“饺子”吃完了。 轮到这次拍卖会的“醋”了。 …… 为了这次拍卖会,傅思诗做了精心的准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