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朝堂上争论不休-《北宋:靖康之变后逆袭为帝》


    第(2/3)页

    “左相,你口口声声说危机,却忽视了吞并大夏可能带来的更大危机!”有朝臣针锋相对。

    朝堂上的议论声此起彼伏,大部分朝臣都持有相似的观点,认为对大夏的吞并不仅没有必要,还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纷争。

    赵璎珞端坐于玉座之上,她静静地观察着朝堂上的争论,心中却是波澜起伏。她明白,这个决定关系到大宋的未来,任何一步都不能走错。

    她目光沉静地扫过每一位朝臣的脸庞。她心中不禁有些失望,尤其是看到那些年轻的朝臣们,本以为他们会有更锐利的志向,更远大的抱负,却没想到他们在这件事上竟然如此保守。

    “诸位,”赵璎珞终于开口,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左相的提议,并非无的放矢。大夏国虽名义上归附我国,但顺王李乾顺对内仍然以帝自称。在即将到来的宋金之战中,我们能否确保大夏国会坚定不移地站在大宋这一边?若其心生二意,又当如何?”

    朝堂上顿时安静下来,赵璎珞的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在了每位朝臣的心上。

    “公主殿下所言极是,”吕颐浩趁机继续说道,“只有实质性地将大夏国并入我大宋,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否则,一旦战事起,大夏国若是反戈一击,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那些朝臣们仍然顽固认为不应兴不义之师攻打大夏国。

    够了!”赵璎珞突然喝道,她的声音如同寒冰般冷冽,瞬间让整个朝堂安静下来,“孤执政以来,一直秉持的是以国家利益为重。如今,关于大夏国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冷静的分析,而不是无谓的争吵。”

    她环顾四周,继续说道:“左相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他朝臣的意见。此事关系重大,孤需要时间来仔细权衡。退朝!”

    说完,赵璎珞起身离开玉座,留下朝臣们面面相觑。

    皇宫的御花园中,阳光斑驳地洒在琉璃瓦上,微风轻轻拂过翠绿的柳叶,带来阵阵清新的草木气息。

    赵璎珞身着华服,漫步在花园的小径上,心中却是思绪万千。

    今日朝堂之上,实际控制大夏国土提议遭到了不少阻力。大夏国主李乾顺每年都按时向大宋进贡,表现出十足的恭顺,这让她与群臣们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去打破这种表面的和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