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到处一片万物竞发勃勃生机的场景啊。” 刘振华穿着常服,面色灰扑扑的,时逢五月,天已经开始热了起来。 尤其是这秦中之地,大旱严重,冬冷夏热。 若不是这蚕丝衣衫内衬,刘振华感觉他的后背都该捂出来痱子了。 “灶少爷,还是多亏了您啊。” 杨立超站在身旁,转头笑着看着刘振华,这里是延长,杨立超至今还记得这里曾经的样子。 一片灰败,到处都是面黄肌瘦的民众,脸色和那黄土一般。 而今,百姓脸色虽然依旧不如天兵红润,甚至有些泛黄,但不会出现“饥瘦”的情况了。 大街小巷适宜土地之上都能看到一些绿色的庄稼。 红薯俨然成了灶王治下百姓的主食。 虽然说,这红薯吃了以后就是爱放屁和反酸,但是总比饿死强。 再说了,红薯叶子,蒸着吃也不赖。 再加上灶王放粮治世,百姓们甚至已经开始长肉了。 家家户户都有余粮。 一副安居乐业的场面。 刘振华点点头,不过心中却是知晓,若是换做江南等地,他恐怕就不会这么顺利了。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文化程度,这地方大部分都是平头老百姓,十分好治理,只要给口吃的,能靠着土地和自己的辛勤劳动活下去,他们就不会有别的心思。 而江南富庶之地就不一样了,士绅多,读书人多,他们可不会满足于温饱,会要求更多的利益。 当生产力没有到达一定程度,获取离异的方式就只能够是剥削和压榨。 刘振华的理念自然和他们相悖。 想要稳固治理,刘振华估计要稍稍学一下黄巾,还有满清,杀,将不服的阶层都杀一遍。 “要是人人都如同此地百姓一般质朴就好了,”刘振华感慨一声,他带着大军回到延长。 准备整顿一些时日,便朝着河南而去。 眼下乔装打扮一番,也是在学那皇帝微服私访,看看手底下的城池到底如何。 “走,喝凉茶去,”刘振华从摸出一个布袋,晃动一番,随后丢给杨立超。 在这太阳下面转的久了,也是感觉口干舌燥。 旁边适逢一个凉茶摊子。 刘振华坐在长凳上,却见一人满脸堆笑的朝他而来。 “这位爷。” 那人自来熟一般坐在了刘振华对面。 刘振华上下打量这人一眼,只感觉这人满脸写着两个字奸商。 “你认识我?” “自然不认识,不过,小的知道,爷您吃惯了山珍海味,”沈一奸笑一声,脸上带着奉承之色。 刘振华莞尔,从这句话就能看出来这人并不是发现了他是灶王,他虽然现在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但是想必刚才丢出去一袋银子背着人看到了。 能拿出这么多银子的人,自然不缺少吃的。 这人的眼睛就和算命的眼睛一样,能够从这些事情里面略微判断出来一些事情,然后拿出来奉承你。 “你有何事?” 刘振华问道,这人不是个江湖骗子,就是個投机倒把的奸商。 “嘿嘿,爷,您吃惯了山珍海味,可我这有东西,您绝对没吃过,”沈一捂了捂口袋,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 不多时,杨立超端回来了两碗凉茶,见到刘振华对面坐着的人,“这是?” “商人。” 刘振华道了声,有些打趣的说道,“这人说我吃惯了山珍海味,但是他有我没吃过的东西。” “哈哈,”杨立超闻言坐在刘振华身侧哈哈一笑,看来灶王的伪装还是有效果的。 这人明显没有认出来,竟然说还有灶王没吃过的东西。 沈一见状,就知晓两人并不相信,不过要的便是这种效果,“两位爷可别不信。” 他撸了撸袖子,随后身体前探,脚踩在凳子上,一副开讲八卦的样子,“您可听说过灶王。” 刘振华和杨立超对视一眼,得,这人是来招摇撞骗的了,不过竟然打着他的名头招摇撞骗。 杨立超开口说道:“这陕西之地,有谁不知道灶王啊,你提灶王干什么?难不成,你说我家少爷没吃过的东西,是灶王给你变出来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