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个世界虽然有飞天遁地的修士,气吞山河的武者,但这些基建类的活还是要这些普通人去干。 而有资格修炼的人,可不会闲的没事干,去和工匠们抢饭碗,争那三瓜两枣。 况且学习建筑方面的本领要好几年才有成效,有这功夫去好好修炼,岂不是更有前途? “手下人干活不力,自然是要扣的……” 叶常听后点头。 “去年这些人被扣了多少银子?”郑渊问道。 “陛下,一共十九万八千余两!”还不等叶常开口,陈峰便迫不急的说道:“去年年关每个人只拿十几两的工钱回家……” “十几两……”郑渊思忖。 寻常的天华百姓,一年就能挣个十两银子。 而工部手底下这群人,严格来说都算是技术工,多拿一些也情有可原。 不过在京都这种物价极高的繁华之地,一年下来这十几两银子确实有些不够看的。 “叶卿,你看这部分的工钱可否……”郑渊用商量的语气说道。 “陛下,此例不可开啊!”户部之人齐齐劝解道。 “可有折中之法?”郑渊再问。 这么扣下去,属实不是办法,时间一长底下人面上不说,心里也会生出怨气。 “陛下,此法乃三百年前‘景帝’所设的祖宗之法,臣等不敢违背。”叶常弯腰一拜。 “请陛下三思!” 户部众臣齐齐一拜。 而工部之人面上虽是不忿,但毕竟理亏在先,也不敢出言。 只能期盼的看着郑渊,希望他能法外开恩,出面做主。 “景帝那些年,天华的粮食你可知是多少钱一斤?”郑渊缓缓问道。 叶常回忆了下史书上的记载后,给出了个颇为准确的答复:“陛下,三文钱一斤。” “那现在呢?” “八……十文钱……” 叶常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郑渊听后哦了一下,慢悠悠地品了口茶。 “胡说!现在京都的粮食都涨到二十五文一斤了,八钱十钱的粮食可都是坏粮,给牲口吃的!”陈峰冷哼一声,出言驳斥。 “还不是京城里的粮商见京都富裕,哄抬粮价,在京都之外,粮食可都是这个价格!”叶常不服,出言解释。 “好了好了,都少说两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