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王珣懵懵的目光中,朱常洛用手点着他们呈上来的方略。 “没有另一手准备,岂能轻动漕河?这是太大胆了。只让朕严厉漕粮兑运和盐政,胆子又太小了。” “草民……”王珣听迷糊了。 “给你们遮洋总,给你们辽东开中,给你们天津三船厂,给你们朝鲜贡贸,能不能先把海运做好?” 王珣张大了嘴巴:“遮……遮洋总?海运?” 河运与海运,大明已经争了二百多年。 蒙元是以海运为主的,明初洪武朝时,也是用海运供应北方,永乐五年甚至有过设立海道衙门的想法。 到了永乐十三年最终罢海运,漕军只留了一个遮洋总,辖十三卫,从海道供应蓟辽。 到了嘉靖年间,遮洋总又历次改革,嘉靖四十五年一度被裁撤掉了。 奏请裁撤遮洋总的,是南直隶人胡应嘉。对此,万历元年的漕运都御史王宗沐这样评价:应嘉以乡土之故忍变成法,有识者未尝不扼腕而叹。 因为万历元年,遮洋总又复设了,虽然规模大减,只辖八个卫所。 而这次撤而复设后,“行之数年,覆溺数多乃罢”。 遮洋总倒是没有被裁撤,但成了边缘,连待遇都比漕军其他总差。 比如浙东、浙西、湖广、江西四总,每船给银四两。 遮洋总呢?“照旧给银一两”,“日后万一海运不妨再议”。 这就成了朱常洛再议的由头。 “东征朝鲜之时,遮洋总已再派上用场,海运了二十余万石粮米。如今,朝鲜还奏请朝廷将赈济粮陆运改海运,这样反倒更快些。”朱常洛看着他说道,“遮洋总虽然只熟悉直沽至辽东、朝鲜航线,但毕竟有操海船之军卒。朝廷是仍有废遮洋总之议的,干脆改制,由昌明号收了。” 朱常洛让他坐下:“如今朝鲜掌着实权的王世子朝贺在京,朕跟你分说一下朕的计划……” 漕河当然是要动的,不动怎么直插江南? 盐政当然也是要动的,不动如何从那几个大内商扯到徽州和浙江商帮? 但江南闹起来也是有几分实力的,朱常洛既要等京营和四卫营练好,也要等南京的孝陵卫练好,还要准备好海上运力以对冲将来的漕河运力波动。 至于只在辽东重新开中,刑玠在那里,李成梁在眼皮底下,新封的伯爵麻贵过去了,抚按也已经内定了李汝华和袁可立。 把辽东的物资市场稳下来,通过朝鲜战后重建让商贸也繁荣起来,是有希望整饬好的。 王珣在这里留了很久,渐渐才明白自己为什么既太大胆又不够大胆。 皇帝虽然没明说,但他隐隐在谋划的事情让王珣更加振奋:说实在的,除非那样,他这样的“皇商”才谈得上与国同休。 第(1/3)页